顶点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长平之战开始 > 第552章求贤馆里求贤令
  没错,就是秦国。https://m.tj268.com

  当然了,当年的秦国可没有如今这般的神气。

  河西一战,差点没把秦国的老命给搭上,魏国五万破了秦军五十万,函谷关都要易手了,嬴渠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接手的秦国。

  咱们的秦孝公一上台,看着这满目疮痍,再看看台下这一群老的老、弱的弱、蠢的蠢的朝臣,顿时心就凉了半截。

  问计如何强兵富国,更是无一人可答。

  也对,要是这些人有主意,自己老爹也不至于五十万被人家五万给破了甲了。

  那咋办?

  好办!你们不行,那就别怪我请高人啊!

  当即《招贤令》出函谷,六国士子入栎阳(咸阳是高人到了之后才改建的国都哈)。效果简直不要太好!

  实质上,秦孝公的此举已经算是在“唯才是举”了。只是,秦孝公显然还是比较的含蓄,并没有像赵括和曹大大那样的明目张胆。(曹大大表示:这算啥......)

  但从秦国之后的一系列选人用人举动来看,秦国上层显然是已经尝到了“唯才是举”的甜头了。

  什么商鞅、什么范睢啊,刚去秦国之时可都没有啥好名声,别说德行了,几乎就差被人追着骂人渣了。但架不住人家有才啊,有才就用啊!用了还真就有疗效。一个两个都有疗效后,秦国也就更加坚定了唯才是举的路子。

  当然了,背靠秦国之后,即便真的是无德之人,也自然变成了因才被妒,从而遭受到了迫害和冤枉,秦国自然要为自己的臣子讨回公道。

  于是一个两个令人唾弃的无德之人,又转身都变成了受人追捧的德才兼备之人,而秦国的用人自然依旧是“以德为先”!

  然而民众的也不是瞎子,千金马骨的例子,就那么明晃晃地在那里摆着呢!到了范睢这里,更已经有些明目张胆了。

  于是,六国之间,不管哪里有不得志的士子,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秦国。即便秦国那里说的依旧是“以德为先”。

  如今赵国作为后发之国,想要跟秦国争夺人才,怎么办?

  拼好处?你能富得过秦国,人家可是已经有了数辈的积累,而赵括手里却是两手空空?

  拼形象?人家积蓄了奋几世之功,从商鞅那儿奠定的基础,赵括自问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慢慢树立形象。

  既然这桌子的牌按照既定的规矩注定是打不出了,那就索性不要打了。

  把所有的规矩推翻,不要欲拒还迎,直接高歌一曲,告诉世人:我赵国需要人才,无论是否有好的名声,只要你有才,你就来吧!咱这儿待遇绝对满满的诚意!

  直接、简单、明了!

  索若说去秦国还有些犹豫,毕竟虽有先例在前,但流传的都是故事,也不知是不是真的有才就行,毕竟故事里人才都是招到嫉妒被栽赃的,自己过去可不一定能行啊!

  但如今的赵国却给了一个非常肯定的答复,再加上一座堪比王宫的奢华住宅与一应的条件,足以证明赵国的诚意满满。

  在有的选择的情况下,显然,赵国或许才是更为稳妥的选择不是?

  正是在这样的考量之下,赵括才力排众意要将此《求贤令》广而告之。

  至于这样的做法,会不会遗祸后人?赵括表示,若是后世也能“唯才是举”,或许这才是自己来这赵国一趟,最大的贡献了。

  君不见,曹操未亡之时,求贤令便已经形同虚设乎?

  赵括很清楚,新的贵族起来,又会形成新的一圈围墙,而这堵墙也只会越围越高越厚,直到完全堵塞掉旁人进出的通道,到那时,自有一股力量从地底升腾而起,将这围墙连着这社会一起打烂......

  这是历史的必然,人性的必然,并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而赵括能做的,无非就是在他有限的生命之中,尽可能地避免这堵墙挡在他的身前,再为后世洒下一把种子而已!

  宣读完毕的吕不韦也是长舒了一口气,随即大手一挥,门外高墙之上的红绸也瞬间落地,露出其中刻着全文《求贤令》的墙体,斗大的字符,铁画银钩般深深地镌刻进了青砖垒砌的高墙之中,字内更以金粉点缀,虽百年亦不腐不蠹。

  人们纷纷惊着、叹着、讶异着......

  而这正是赵括所想要看到的:一封《求贤令》瞬间让刚刚开馆的“求贤馆”再度爆红,恐怕也只有全盛之时的齐国的稷下学宫,或许能与之一比。

  然而就当众人以为这就是求贤馆的全部之时,一旁的吕不韦却又从侍从手中接过了帛书一封。

  略略清了清嗓子,随即对着众人大声朗读了起来。

  “今赵国之所求之才也,非止安邦定国之才也。

  能治郡县安黎民者,谓之才;能提枪上马而战者,亦是才;能种田亩,使得多亩多产者,谓之才;能改良器械,使民增程增力着,谓之才;能货通有无增长财货着,更为才也......

  故言,但有超出常人而利于国家者,皆可称为才也!”

  显然,吕不韦的一番话语算是为所谓的“才”重新下了定义,而这才更是对传统思维的彻底的颠覆。

  一句话,才不是商鞅、张仪、范睢那样的才算,只要是在某一方面能比一般人强,那就算你有才了!

  甚至不仅仅局限于文才、武艺。

  毕竟这些都属于士的范畴嘛,自古皆然也!尤其如今乱世,重视武将,求之提枪上马能战之武将嘛,自然也能理解!

  可是,种田的农、制器的工、甚至是末流的商,何时也能与士之才相称耶?

  刚刚提出这个说法时,赵括也是遭到了不少的劝阻的,至少平原君就显然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士农工商之序也,国之基石也,不可轻动。若是将士农工商并立,恐伤了士子之心矣,反倒与取才之初衷不利哉!”

  赵括却言:“四民之序,周礼之基也,而今周朝何在耶?如此羸弱之基石,不动之,何以建得广厦万间,而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乎?”

  闻言,众皆哑然,始之赵括之心,已纳万家。

  赵括接着又道:“士之为贵,盖其知也,若其知不能强国,何足贵也?或虽为农,能制田而亩产增二成之收,其于国之益,何下于尚书之要?吾等又岂能弃之?故言,但能增我国力者,皆应纳之,无论四民之属也。”

  众人闻之,欣而从之也。

  于是,这才有了吕不韦代表朝廷向天下宣布赵国对于“才”的理解。

  当然了,说明了自己想要些什么人才,接下来就是待遇的问题了。

  当即,吕不韦便继续宣读起了求贤馆对各类人才待遇的简介。

  而随着吕不韦的话音渐渐落下,求贤馆外便再度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喝彩和鼓掌声。

  没办法,他给的实在太多了。

  不仅仅是官位、爵位、财帛、田亩,甚至还有美女和屋宅,只要作为才子的你想要,只要咱赵国国土之内有,悉由君自取也。

  不过,话说回来了,丰厚待遇之下,却也是对“才”的极其严格的分级与考核,一句话,想要相应的待遇没问题,做出相应的贡献就行。

  而更要命的是,暂时没做出来也没关系,你只要通过了求贤馆的考核测试,就可以在求贤馆内住下,领取一份最低的人才补助,等你想做事了,求贤馆还会给你铺路,而等你真的做成事了,一应的赏赐都将兑现!

  这一通的操作,显然比21世纪的所谓人才引进的待遇还要优厚几分!

  当即,在场的邯郸百姓们就纷纷嚷嚷着要报名考核测试,丝毫不顾及今日还是上元之佳节。

  显然,赵括有些小瞧了他所给出的待遇能给百姓们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了。

  是呀,从古至今,我们的华夏百姓,所求的不过是一日三餐,温饱度日而已,只可惜,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要求,却是经历着历史“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反复碾压。

  只是,为了考核能更有影响力和公平性,赵括还是决定将考核测试留到明日的大朝之后,毕竟,这些事情,还是要礼部接手才是正途。

  好说歹说,一众的官员们总算是劝离了已经“饥渴难耐”的邯郸百姓们。

  忙碌了一个上午的赵括也终于能够回到王宫之中,内阁的几名阁老也悄然聚集到了赵括的身边,算是最后对明日的议程进行一番审议。

  说是议程,实际上主要还是对各个衙门编制的改革问题进行确认。

  摆在几人案桌之上的,正是由平原君赵胜同志亲自操刀,按照赵王括的最新指示,结合赵国的实际情况,对朝堂若干重要部门和衙门的编制进行的改革方案。

  方案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分别是:理清职司架构、厘定职则界限以及“淘汰冗员、提拔干吏!”。

  如果说前面两个,不过是在赵括的想法的基础上,套上赵国如今的实际情况,虽然有些庞杂,倒也是有矩可循,那么最后一个“淘汰冗员、提拔干吏!”可就真是个大难题了。

  简简单单的八个字的要求,却把平原君的腿给跑细了,嘴也被磨破了。

  且不论有那么多关系找上门来,单单就“冗员”和“干吏”的界限划分,便足以让平原君头痛欲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顶点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从长平之战开始更新,第552章求贤馆里求贤令免费阅读。https://www.tj2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