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句,华夏军尊重信仰自由。
他们包括那名举报者都被毫发无损的无罪释放了。
而且日后对待他们跟其他普通百姓没有任何区别。
前几天,华夏军招募工人,谢兴发就带领同志们一起报名了钢铁工人,最终大部分都被分配到了这个钢铁厂。
厂里几个不是兔子党的工人也在他们这几天的亲切交流下变成了同志。
因此,这个厂彻底成为了兔子党在卧龙郡最大的交流点。
“老谢,照我说,不如把消息传递回总部,让那边多派一些技术主干过来,咱们不仅要把这个钢铁厂给搞起来,还要搞得最好!”
一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看上去就很有文化的青年建议道。
“依我看,如今的卧龙郡百废俱兴,只要是个骨干过来,就能够任职重要部门,有利于我兔的发展……”
“而且华夏军又没有成立党派,平时的处事风格,虽然与我兔有所区别,但本质目的却都是一样的……”
“倘若我兔更够把华夏军的所有人都发展为兔子的话,那改天换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要知道,我兔跟秃子可是水火不容,日后总要做过一场,谁能够拉拢华夏军就等于立于不败之地!”
青年越说越激动,忍不住手指在桌子上连连敲击。
这个时代的兔子党,根本没有人想过自己日后还有当家做主的那一天。
他们心中未来的华夏,也仅仅是多党共治罢了。
因此,当青年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在场的同志们都振奋不已,感觉自己正站在千年华夏未有变局的进程中。
纷纷响应,并热烈赞成。
都觉得值得搏一搏。
哪怕日后再来一场四幺二,他们也心甘情愿。
毕竟,这可是能够登顶的机会。
是兔子党从前想都不敢想的未来。
于是,在全票通过的情况下,谢兴发取出了纸笔,向总部写了一封信。
……
另一边,在一间会议室中,李浩轩正和一帮最近招募的各领域学者精英商讨着第一批华夏急需引进的基础工业体系。
虽然前期的军工厂建设已经证明了如今华夏军想要建工厂、搞工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但基础工业体系的搭建自然不能因此而停滞,反而还要大踏步的往前追。
毕竟华夏已经落后外国太多太多。
就算累死、致残在工厂生产线上,也好过死在战场上。
如此,死的人终究要少的多得多,不是吗?
“我们华夏百废待兴,各方面都急需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但我认为目前我华夏最缺的就是钢铁产业!”
“最好能够分别引进一座炼铁厂、一座炼钢厂、一座轧钢厂、若干铸造厂、若干合金厂!”
“只有拥有了足够的钢铁,我们才能造枪造炮造子弹,把小日子赶出去!”
“外敌不宁,又谈何搞工业建设?”
这位振振有词的儒雅男子名叫蒙文斌,外国留学生,也是从金陵城迁徒而来的一员。
以前的他只喜欢写几篇文章,给报社投投稿件,可这次来到卧龙郡后他的眼中就多了一丝杀气,变得有些凶狠起来。
前几天,金陵那边传来消息,城中残留的几千华夏人被两万寇军残兵屠戮一空,一个活口都没留下。
“没错,李大帅,钢铁厂可是重中之重,最好再搞来一些枪炮子弹生产厂,咱们能够自己造枪造炮造子弹,压力可就大大减轻了……”
“是啊,李将军,现在搞工业,军工是重中之重……”
蒙文斌的建议得到很多人的符合,纷纷表示赞同。
并提出建议,一定要先搞军工,强军才能强国。
见此,李浩轩不得不开口发话了。
“关于军工方面的事,大家不用担心,如今华夏军的武器装备储备,足够把小日子赶下海了。”
“我们这次讨论的是基础工业体系的建设,安全方面大家不用担心,有华夏军在,足保卧龙郡无忧。”
“嘶~”
这话一出顿时让在场的人们倒吸一口凉气。
有些胆大的忍不住问道,“李大帅,要想把小日子赶下海需要的武器可是天文数字!”
“能否问一下您手里现在有的大概能装备多少军队,好让大家伙心里有个底。”
“毕竟,您要搞基础工业,要守得住才行。”
“不然等咱们辛辛苦苦搞出点成绩,小日子再打过来,可就一切都为他人做嫁衣了。”
这个提问的人名叫艾自明,也是金陵幸存同胞。
原本这话不该问的,要知道武器装备数量的多少,在这个时代可都是绝密,那可都是军阀的命根子。
要知道,这个年代并不缺人,缺的是装备。
你拥有多少装备,就能够拉起来多少军队。
李浩轩对此却毫不在意,或许说他本来也打算有意展示。
毕竟这个时代,可不是藏贮的时代。
你有梧桐木,才能引得凤凰来。
而目前华夏军最缺的,恰恰就是各行各业的人才,哪怕是识字的,都急缺!
“大家应该都知道华夏军的基础步枪,56半吧!”顶点小说
听到这话,周围的人们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56半自动步枪跟华夏军队目前常用的毛瑟枪对比,简直是完虐,不仅射速更高,精度更好,还可以进行连发。
火力可是天差地别。
李浩轩却继续说道。
“像这样的基础步枪,目前我手中的数量,可以保证卧龙郡全郡百姓人手一把!”
这个年代的卧龙郡全郡人口可是高代400万,这岂不是意味着仅仅56半这种步枪,李浩轩手中就足足有四百万把!!!
可真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要知道,如今寇军的军队总人数还不到200万人。
“子弹呢?”
艾自明却急切的问道,“56半虽然强大,但要有足够的子弹才能发挥实战作用,不然就是一个烧火棍!”
刚刚心情振奋的众人不由的心中一沉。
是啊,这么多步枪需要的子弹更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可没听说华夏军往卧龙郡运送大批军用物资,怎么可能配备太多子弹?
“子弹,每把步枪也就配备一万发子弹而已,而且……”
李浩轩却依旧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继续说道。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顶点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强国:通往404的时空门更新,第123章 产业转移计划免费阅读。https://www.tj2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