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确实不具备称千古一帝的资格。并非是说赵云不能一统,也不是说赵云文治武功不行,而是赵云的性格,太过于稳,也太过于仁。而这,也是童婉觉得赵云不具备千古一帝资格的原因。
而再看华夏的千古一帝,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洪武。他们身上的特点,赵云,是不具备的。
如何评价一个皇帝,在童婉看来,这件事,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因素。
主观上,也就是仁君,暴君。而客观上,则是明君,庸君,昏君。主观和客观可以搭配的。
比如秦始皇,汉武帝,那是明君,因为,他们一个完成大一统,另一个,则是扩大了华夏民族的基本盘。但他们在位期间,对于百姓来说,就是灾难级别的了。秦始皇在位时,虽说秦始皇从没有屠城,没有杀戮功臣,但大秦,就是那样,大秦士兵不会主动屠城,但面对对手,大秦士兵也绝对不会手软。
以至于,大秦就算统一了,也不会太长久,因为,仇恨,不是秦始皇一人可以消融的。再加上秦始皇用了11年时间,做了将近上百年的事,虽说利在千秋,但罪在当代啊!被评价一句暴君,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而汉武帝,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往死里揍匈奴,拖垮文景两代基业。以至于老百姓活的并不好,因此,也就有了那句,宁为文景犬,不做汉武人。
百姓们被嚯嚯成啥样,才能发出如此感叹。
因此,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主观上的暴君,客观上得明君。
相比起来,汉文帝,汉景帝,则是仁君。他们在位时,没太折腾百姓,文景之治也是华夏王朝历史上第一个盛世。tj268.com
如果你了解华夏史,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开国的皇帝,千篇一律,亡国的皇帝,各个惊奇。
因此,有的昏君,也有很仁的,比如刘备的好大儿,刘禅。那也是一个仁义之主,是属于客观之上的仁君。但在主观因素上,不管你刘禅是仁慈,还是残暴。但在客观观上,蜀国亡就是亡了。因此,刘禅喜提昏君头衔。
而作为刘禅的对立面,集昏暴一体的东吴后主。孙皓在位初期,施行明政,后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名声很大,惊动中原,令晋朝感到惶怖。那就是一个客观上的暴君了。但也同样,因为东吴亡于他手,因此,也是昏君一个。
(小知识:主观,当事人的做事方式方法,性格特点,客观,是既定事实。毕竟,你总不能抛开事实去谈论一件事,那是历史虚无主义,并不可取。因为,在华夏这片土地上,还是要摆事实,讲道理的!)
而童婉给赵云安排的路,则是准备偷华夏一位千古一帝,李世民的桃子。
因为,从某些方面来说,除开世家背景,李世民和赵云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因为,这两人,都是直男。都是实干家,作为战场上的将军,或是作为宫廷议事厅里的战略家,他们都是刚毅的、机警的、敏锐的。
然而,作为试图挫败对手阴谋的政治家,同样都是笨拙无能的、毫无防备的、反应迟钝的。
因为他们两个,本质上不是一个政客,而是地地道道的武将,沙场上的战神。
华夏人善于运用政治手腕,善于处理复杂的阴谋诡计,善于巧妙地利用个人因素,这些在权术方面都极为有用。
这种能力在一个人的早期生活中就会得到发展,并在覆盖面极广的华夏宗族式家庭生活中不断得到锻炼。
在一个大家庭中,几代人和许多旁系亲属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作为其中的个体,很快就能学会密谋的艺术和看似优雅的机智。
但很显然,他们两个缺乏这些有利于内斗的特质。而赵云的情况比李世民好多了,他父母早逝,唯一的哥哥也得了重病,没了。
而李世民呢,他在他那帮兄弟里,是最不适应内斗的。主要是,李世民根本不会那一套笑里藏刀的本事,但问题就是,李世民的兄弟们,很会玩这一套。
真正看过唐史,你才能知道,李世民到底有多憋屈,被自己亲爹和哥哥弟弟坑的有多惨。
这个奇特的事实,是他的成长环境和早年的生活经历得来的。
李世民从十五岁起,自他的军事生涯开始于与突厥人的边境战争时,他就从未离开过军队。
他的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有十二年是在军营里度过的。他在那里长期担任最高军事长官。因此,他对华夏人普通意义上的家庭生活可谓一无所知。
他多年来一直指挥军队,习惯于给军官们直接下达命令,却没有在宫廷中耍手腕的经验,也没有奉承嫔妃宫女或安抚朝中大臣的技巧。
尽管将导致玄武门之变的悲剧事件集中到一个巨大的矛盾点,但应该强调的是,这些针对他的阴谋多年来就一直在进行着。
在那几年里,李世民常常连续好几个月待在边境地区。他很少到长安来,也很少在宫廷中逗留。由于唐朝需要强大的军事支持,故而李世民不间断地在边境上指挥军队。
这些军事支持是不可避免的,李世民也不可能逃避这些义务,因为没有他,唐王朝的处境将岌岌可危。
然而在那些征战四方、驻防在外的年月里,他没有采取任何政治措施来对抗他的兄弟们的阴谋诡计。
李世民默认了他们通过皇宫嫔妃们的各种重要渠道去获得皇帝的重视。
像魏徵这样的干练能人,若得到他的政治支持则是无价之宝,也不知不觉地被皇太子吸纳进自己的集团之中。
当然,那个时候,李世民根本没意识到,这种对政治的麻木态度将会给他带来厄运。
而很多人,都质疑李世民改史书,但问题是,李世民改了那些呢?要是改,为何不把那些对自己名声不好的都改了呢?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顶点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穿越三国之一笑倾城更新,第246章 论唐太宗免费阅读。https://www.tj2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