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河西两村,得知今年有三位学子参加科考,纷纷举目观望,这关系着两村的未来,都在猜测这三人中,能中几人。
有人说:“王旭最有希望中秀才,盖因他的年龄比谢晋大,读书时间也长,父亲又是私塾的先生,而今又在青州学院里读书几年。总体而言,他的希望最大。”
但也有人不赞同:“非也,非也。科考论的是学识,而不是年龄,也不是父辈资源。要我说,这三人中最有希望中秀才的人,一定是我们村的六柱。不管是谢童生,还是私塾先生,哪个没有对他赞誉有加?”
“切,你不要以为你是河东村人,就站在六柱那边。他才几岁,今年才刚刚十四岁罢了。你难道忘了,他祖父考了多少年,都只是个童生。”河西村王家亲戚看不过眼,怼道。
......
一众人,说来说去,都是在争谢晋和王旭,谁厉害。
但都很少有人说起五柱。
眼看科考的时间近了,谢家与王家商量,一起出发,前往县里。王家由王旭之父王童生陪同,谢家由谢大根,谢二根,谢大柱,谢三柱陪同。
一行几人浩浩荡荡来到县里,住进早已订好的客栈里。
一夜无话。
第二天,黎明前,一行人来到考场前。此时,考场前围了许多人。顶点小说
看到这情景,使人不免有些紧张。
王童生对着王旭和谢晋、谢林道:“去吧。”,其他多余的话,一句也未说。
如今,只会越说,越紧张。
他看到考场里面走出一位身穿官袍的人,拿起一份名单,开始点名,点到名字的考生,依次前去排队,接受搜查,避免有人带进小抄作弊。
搜查无误后,再进入考场大厅,进行“唱保”。
听到名字的谢晋三人,陆续走进了考场。
王童生和谢大根等人,一直注视着这一场景,直到考生全部入内,才离开,去客栈休息,下午再来这里守着谢晋等人出来。
当然也有不愿离开的人,固执地等在这里。
考场中,谢晋拿到下发的考题,一览,神情自若,思考片刻,就开始答题了,可见胸有成竹。
一般而言,童试第一场较为简单。
就连谢林都松了一口气,没有刚才进来时紧张了。
时间悄然而过,太阳从东边转到了西边,考场前人又多了起来,都是来接各位考生的,王童生与谢大根等人也在内。
交完卷,谢晋随着人流走了出来,门口遇到王旭与谢林,相视一笑。
一连五天,县试终于结束了。
谢晋与谢林、王旭待在客栈,等着两天后的放榜。
两天后,由谢大柱与谢三柱两人,前去看榜单,因榜单一出,人头攒动,大家都在往前挤,没有一定体力,是挤不进去的。
谢林来来回回不停地踱步,一会看向门口,一会又望向窗外,一颗紧张的心“咚咚咚”地跳动着。
瞟了一眼,正捧着书看的谢晋与王旭,喝了一大口茶,道:“现在都什么是了?你们俩竟然还有心情看书?”
“谢兄,稍安勿躁。中不中,其实早已注定。你呀你,进考场都不见你这么紧张。”王旭好笑地看了一眼谢林,安抚道。
谢晋颔首:“王兄所言有理。五哥,喝茶。”
说完,为谢林续了一杯,然后眼睛又移到了书上。
谢林看了两眼谢晋与王旭,真觉得他们俩才是兄弟。就连看书的姿势都差不多。
他如牛饮水,两口下肚,放茶杯,心里还是焦躁不已。若他中了童生,等四月府试,他是一定要去试一试的。
他曾一遍一遍的对自己说,金桃所言,俱是骗他的,可每每当他要信的时候,心底会出现另外一道声音。
外面突然热闹了起来,嘈杂的很,谢林静不下心看书,索性开门出去,向下望去,有一位中年人,真喜极而泣。
原来是报消息的来了,有人中童生了。
“恭喜恭喜。”有些人贺道。
谢林呆呆地望着这一幕。
这时,谢二根兴奋地跑过来,从后面一拍谢林的肩膀,“中了!中了!中了...”
转身的谢林,又被他爹狠狠地拍了几下,却感觉不到疼,“爹,你说什么?中了?是谁中了?”是我吗?
“都中了!”后面赶来的谢三柱高兴地道。
如今他们谢家一门三童生,谢家以后有望了。
“对对对。都中了。哈哈哈,好儿子!”从来稳重的谢二根,此时眼眶通红,一下一下拍打着谢林。
谢大根没有管谢林,他早已推门进屋,几步来到谢晋面前:“...六柱,你中了,大柱在榜单上看到你的名字了。你们三都中了......”
谢晋闻言,露齿一笑,静静地听着他爹翻来覆去的话语。见他爹说得口干舌燥,还不忘倒杯水递给谢大根。
正口渴的谢大根,顺手接过,一饮而尽,根本没注意到,是谁为他倒水的。
他沉浸在自己的喜悦中。
喜到后来,流出了两行泪水,一手捂着脸,抹去水渍。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谢童生的心境。
其实,他小时候,因他爹中童生后,参加府试,考了一次又一次,他爹又不事生产,导致谢家越来越穷。
但他爹从不放弃科举,他不明白,明明家里都快吃不饱了,为何他爹还执迷不悟。
他爹自己考了多少次,就失败了多少次,人到中年才心灰意冷,放弃科举,转而将目光投向了谢家小辈。
他与二弟目睹谢家的经济惨状,心有戚戚,对读书的事情非常抵触。
许是也无甚天赋,他爹对他们两兄弟,一个地里刨食,一个做账房先生,从无异议。
后来六柱出生了,在六柱三岁时,某一天,他爹抱着六柱欣喜若狂。
从那后,他爹科举的壮志又回来了,也仿佛是活过来了,没有再消极。
他娘也不再愁眉苦脸了。
一切看似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他爹更是亲自带六柱,亲自启蒙,这在谢家是绝无仅有的。
他爹不光用实际行动证明六柱的聪慧,更是在谢家人面前,屡屡夸赞六柱,言辞凿凿,六柱将来的成就一定比他高。
他媳妇信了,本就对小儿子宠爱有加的她,之后,对六柱有了更高的期待。
渐渐的,他也信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顶点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惊!开局养个童养夫更新,第123章 童生免费阅读。https://www.tj2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