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行都司这道命令是何意?”
会州卫。
大宁与北平接壤的第一大卫,一名军官收到这命令,看向几名前来的人喝问道。
“字面意思。”
军官是营州左护卫将领,奉宁王旨意前来会州卫所接管兵权,来了不到半个月。
他感觉到了不对。
“来人。”
“歇歇吧。”对面的人冷笑道。
“你们敢造反。”
那军官惊怒。
“绑起来。”对面的百户挥了挥手,门外冲进来几十名总旗官和小旗官。
军官的侍卫早就不见了踪迹。
“你们安敢如此。”
“跟燕王府作对,你们凭的是什么?”
“整个大宁的总旗官和旗官都倒向了燕王府,所有的军户都受王府的恩惠,伱真以为几句空话就能违抗大势?”
大宁当地军户经济合作社的负责人从军人们身后出现,露出不可思议的目光。
“刘真临走前告诫宁王做事三思,宁王到底年轻,不如刘真看得通透。”
那军官看着在场的旗官们,突然间放弃了挣扎。
在场的都是旗官,比进来的是士兵还要可怕。
这些旗官就是大势。
他们这些人全部倒向了燕王府,就是燕王府在大宁最深厚的根基。
军户经济合作社的负责人表现的很嚣张。
可是没有人觉得反感。
因此此人有底气。
这些年来军户经济合作社的发展,为军户们带来了巨大的生计,多少军户从贫困,温饱线提升到了小康。
最先受益的就是旗官们。
军户实际上还是以种地为主的百姓。
大宁发展起来的的养殖业,建立在中华重工体系,靠着军户经济合作社的协调。
不但为北平提供了大量的牲畜和肉类,也大幅度提升了大宁的经济水平。
而正因为军户经济合作社的模式,让军户们家家收益,充分加入了工业化发展资源分配的红利中。
老百姓心里有杆称,谁对他们好,谁为他们带来了好,他们心里是门清的。
因为生活不会骗人。
随着北平行都司的政令下达,军户经济合作社的发力,加上宁王府被控制起来。
从上至下。
一夜之间大宁变了旗帜。
几十万军民基本没有抵抗,照常的生活,但是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小王爷这么做,已经等同于造反,如果朝廷派人来抓小王爷怎么办。”
“小王爷不能被抓呀。”
“我们的好日子才刚开始,还没有过够呢。”
百户所公房。
几名旗官闲聊,为未来的形势而忧虑。
百户所的公房很简陋,作用并不是很大,十几间房子,和普通的民房没有多大的差别。
其中还有好几间是库房,当做仓库使用。
这里还有报纸。
报架上有最新的报纸。
卫所的报纸由军户经济合作社补贴,每期都会送到各百户所。
新的报纸上还能看到头版头条的大字。
“小王爷的下个五年计划新愿景:家家吃得上肉,家家孩子上得了学。”
“小王爷之功绩。”
……
卫所的旗官们也是种地的,他们没有脱产,其实和普通军户一样,属于社会的底层。
只有总旗官的地位稍微高那么一点。
“要我看啊,就应该让燕王当太子,燕王当了太子,以后就能当皇帝,燕王当了皇帝,小王爷就会是太子。”
“唉,不知道圣人是怎么想的。”
“真希望不要打仗。”
“小王爷都这么做了,怎么可能不打仗,这以后啊,瞧好了吧,必然有大仗。”
“朝廷必定会派人来抓小王爷,小王爷又不是个愿意受气的,也没有人愿意小王爷被抓,打仗是难免的事。”
“打吧,我们军户不就是干打仗的么,该打就得打。”
“早点打完早点消停。”
有些旗官抱怨道。
没人想要打仗,可打仗又是避免不了的,至少他们这些底层的人不太愿意打仗。
可他们也舍不得好日子。
为了自己的好日子打仗,他们只能随波逐流了,心里的抗拒要少些。
不久。
大宁成立新军一营,新军二营,新军三营。
每名职业士兵最低每年十八两银子的军饷,待遇从优。
报名的人有,但也不算太多。
毕竟谁都知道,这回可能要真的打仗了。
但是大宁的军户多,哪怕少,十个人中只有两个人报名,那也是两万了。
而三营只需要九千兵,仍然可以挑选合格的精兵。
大宁很大。
北平也很大。
宁王宫发生的事情,在北平有绝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有少部分人才清楚。
地方上的百姓们在田地里一如既往的劳作,不同的是各色新式农具使用在农田中。
原来的农具建造材料换成钢铁。
经过退火、酸洗等工艺的新材料钢铁的三孔犁头,重量和原来的犁头相仿。
在保持犁地深度的同时,却又增加了犁地面积,且没有让耕牛耗费更多的力气,极高的增加了土地生产效率。
随着铁道马车的淘汰,以及开平,大宁军户经济合作的发展,两地为北平提供了大量廉价的牲畜。
百姓人均耕地面积增加,收入也增加,提高了他们的消费能力,可以购买牲畜和机器。
三孔的新犁头,耕牛。
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寻常农户家中的常用工具。
得胜淀。
颜钝最初开垦百万亩新田的地区。
这里的百姓分田在二十亩以上,如果按照原来田亩的划分情况,这里家家都是“富户”。
也是北平当下人均耕地最多的地区,合计四万户的农户,满足了近百万人的口粮。
供销社的化肥,成为了畅销物资。
“今年的化肥价格保持不变。”
如此利好的消息,让百姓们笑的合不拢嘴,他们的收入高了,而化肥的价格却没有上涨。
如果有心人观察北平,可以发现北平有不少物资这些年来一直没有涨价。
焦炭、生铁、化肥、玻璃、水泥、木材、蜂窝煤……
这些涉及能源和民生物资的产业,控制在中华重工手中的,基本上都没有涨价。
相反。
麻棉,布匹,丝绸,茶叶,家具,桌椅,瓷器,油伞,香料,茶器……
这些民间商品的价格,这些年有各个不等的涨幅。
还有些商品竟然价格下跌。
各色的农具,包括新的农具,价格都越来越低,还有就是草纸,白纸,宣纸等纸张。
这些商品的价格竟然下降了。
特别是纸张。
廉价到有的人当做草纸都不心疼。
还有就是牲畜和肉类的价格下跌了,蔬菜也有部分下降,粮价保持了稳定。
……
宗人府。
朱棣在书桌上写字。
在房间里,已经有了许多的大字,都是朱棣亲自写出来的,几名太监在旁边伺候。
房子里很安静。
朱棣心平气和,仿佛一切如常。
“撕拉。”
朱棣突然疯了。
桌面上未写完的字,被他抓起来撕成了碎片,洒落在地面上。
“燕王息怒。”
几名太监惶恐的说道。
燕王不理会他们,径直的离开。
几年前。
他们五兄弟还在这里喝酒。
大哥和二哥还在。
五弟最老实。
三哥和自己拼酒,才几年的时间,一切物是人非。
“燕王要去哪里?”宗人府大门,门口侍卫们上前阻拦,寻常的问道
“孤去哪里,还要向你们禀告不成?你们把孤关起来罢了。”
“吾等不敢。”
燕王烦闷的离开。
不久。
宗人府赶来了几名侍卫跟在燕王身后。
他们即不阻止燕王的行动,但也紧紧的跟着燕王,朱棣去哪里,他们就跟去哪里。
朱棣不停的走着,不坐轿子也不骑马。
应天府人来人往。
天子脚下。
人们并没有大惊小怪,只以为是哪家的贵人。
在某处街坊朱棣停下脚步。
是一间很寻常的院落,朱棣提起脚踢开。
“是谁!”
从院子里冲出来几名壮汉,怒眉瞪眼,看清了朱棣。
虽然不知道朱棣是谁,但朱棣身后跟着的几名侍卫,让他们知道此人大有来头。
“请问阁下何人,为何私闯民宅?”
“不得无礼,这是燕王殿下。”
几名汉子闻言,连忙单膝跪下行了军礼。
朱棣看也不看。
他早就通过这几人的行为动作,猜到了来自军队,绕过跪下的几人直接往里闯进去。
几人连忙起身跟上,加上从宗人府来的侍卫,倒也动静不小。
“姚广孝,死哪里去了?”
朱棣大声的叫到。
院子里的人都惊了出来。
最后在一处房间找到了姚广孝。
和尚被吊了起来。
身上满是伤痕,惨不忍睹。
姚广孝鼻青脸肿,露出凄惨的笑容,有气无力的重新闭上眼睛,已经没有力气招呼燕王。
朱棣悲愤。https://m.tj268.com
“想要找孤的罪证,直接来审问孤呀,孤在这里,你们谁来审咱!”
“咱亲口告诉你们,咱在北平做的大逆不道之罪,必定让尔等满意。”
一屋子的人不敢答,更没人敢审朱棣。
朱棣抱下姚广孝。
“和尚,咱带你出去。”
“燕王不可,此人有罪。”
有人上前阻拦。
“何人敢拦我!”
朱棣大骂。
朱棣虽然还是那个朱棣,但这里不是北平。
人们不敢伤害朱棣,可也没人在乎朱棣。
朱棣抱着姚广孝,闯不出这间屋子。
此间原本是姚广孝在应天府秘密落脚点的民宅,成为了姚广孝的牢狱。
从年前到如今。
姚广孝没有能向北平传去一则消息,因为他遭受了突袭,被关押至今。
从最开始的好商好量,逐渐越来越严苛,最终开始承受酷刑。
从来没有受此侮辱的朱棣,恨不得提刀砍了眼前的人们,可他身上连刀也没有。
“任何人不得轻慢燕王。”
终于。
锦衣卫指挥使李道信亲自赶来,大声呵斥。
朱棣冷冷的看着李道信。
李道信低下头,“圣人召燕王殿下。”
(本章完)
www.yetianlian.cc。m.yetianlian.cc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顶点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整本免费更新,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棣的愤怒免费阅读。https://www.tj2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