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军事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杀棋
  朱高炽以为这件事,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直到朱棣找上他,他这才知道自己天真了。

  朱棣要修复和二哥,三哥的关系。

  怎么修复?

  让利。

  用什么让利?蒸汽机。

  “老大,你要知道一个道理,天下为重。”朱棣重重的强调到。

  “儿子有些不明白。”

  朱高炽跟不上朱棣的思路。

  “凉国公一定要除,以咱对你皇爷爷的了解,你皇爷爷的脾性,是容忍不了蓝玉的。”

  “而且凉国公的做派,谁也制服不了他。”

  “你大伯病逝,可你皇爷爷没有下诏藩王入京,已经显出了你皇爷爷的想法,要从你大伯的子嗣中挑选。”

  “太子一系,多是朝廷重臣,你皇爷爷需要稳定超纲,可武勋在凉国公的影响下,有些失控。”

  “皇爷爷要对蓝玉下手,一道旨意的事,关咱们什么事,还需要父王交好二伯三伯。”

  蒸汽机让别人仿制,不是不可以。

  但是自己要获利。

  怎么获利呢,朱高炽还在思考。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也是有好处的。

  因为秦王和晋王,两人活不长。

  晋王虽然和父王有些冲突,但也只是私下,总体上还保持着来往,互相之间都有体面。

  而且山西又是煤矿主要产区,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环。

  如果能和晋王府合作,先把市场展开,等晋王死后,在话语权上,岂不是便宜了燕王府。

  燕王府只凭借朱棣长辈的身份,就能把晋王压得死死的。https://m.tj268.com

  秦王最不好接触,野心也最大。

  不过陕西的煤炭资源不如山西重要,蒸汽机的利润远不如山西。

  而且秦王死的早,活不了三年。

  秦王府如今本身权利就弱,等秦王一死,在生意上,那就更是燕王府说的算。

  而且还有其余的不少好处。

  比起山东。

  山西陕西在北平西边,远离应天府。

  在靖难之役中,这两地都没有为朝廷出多大的力气,在靖难之役中,南方才是应天府最大的力量来源。

  为应天府提供了不可计数的物资和兵力。

  那么自己可不可以借助生意上的事情,提前把这两地的力量拉拢过来,让这两地在历史上大半保持中立的态度上,变成下场帮助燕王府。

  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能把山西,陕西的力量拉拢在手,形势就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靖难之役也不会打的这么艰难,以至于让大明伤筋动骨。

  比起山东,山西要比山东更有利。

  而且山东虽然是大明北方的煤铁中心,其实煤矿业发展的并不好,只不过是其余的地区没有发展。

  例如北平的煤炭业,要在北平周边的林木砍伐殆尽后,被逼上了绝路,才开始发展煤炭。

  在后世。

  全国深度高达千米以上的煤井,山东占了大半。

  山东的煤层深,开采难度大,安全隐患高,是后世全国受水、火、瓦斯、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威胁最大的地区。

  主要产煤的几个地区中,山东的采矿条件不佳,连后世的技术都是如此,何况如今的大明。

  以前是顾虑山西的晋王,陕西的秦王。

  明初地主阶级的势力,谁敢出头模仿自己的生意,朱高炽敢出现一个打一个。

  一个人能打十个不在话下。

  可如果秦王府,晋王府下场,朱高炽只能干着急。

  所以朱高炽才放弃了煤矿资源更丰富的山西,选择了煤矿相对不如的山东。

  现在既然朱棣要恢复和二王的关系,那局面有了新的变化,自然要重新考虑。

  如果关系恢复和好,各家的吃相肯定是要文明。

  只要最开始定下好了章程,后面谁家也不会随意违约。

  “国事哪里有你想的这么简单,蓝玉要是在前线带领大军造反怎么办?”

  “西南还要不要?就算平复了蓝玉,咱大明得承受多大的损失。”

  如果对手是蓝玉,以及他带领的精锐大军,朱棣其实并没有多大的信心。

  “他敢造反?大军能听他的?”

  朱高炽有些怀疑。

  朱棣没有回答。

  有些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父皇如果要剪除蓝玉,一定会做好万全的准备,不给蓝玉发现和反击的机会。

  “这件事先不急,你好好考虑一番。”见长子的态度,朱棣以为老大不愿意。

  “儿子同意。”朱高炽问道:“难道直接把蒸汽机交给别人?”

  朱棣摇了摇头。

  “是交好,不是讨好。”

  “按照你说的,生意上的事,用生意上的规矩,在陕西你可以与你二伯合股,在山西你可以与你三伯合股,有钱大家一起挣。”

  闻言,朱高炽反而高兴了起来。

  “那儿子这边没有问题,父王什么时候与二伯三伯和好,儿子就什么派人去谈。”

  ……

  应天府。

  短短数月,皇宫里的这位老人,仿佛苍老了十岁。

  他能感觉到。

  身体的精力在流失,处理奏疏越来越慢,到了夜间,已然很难再秉烛办公,常哈欠连天。

  就和最深爱的妻子的离开自己一样,付出了一生心血培养的嫡长子离开后,朱元璋仍然没有变化,数十年不变的耕耘国事。

  “蓝玉,你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朱元璋苍老的眼神,陷入了迷茫。

  对这位爱将,他也是给予了许多的机会,把他培养了起来。

  蓝玉也没有让他失望,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可自己给予了他诸多的机会,无数次让他领兵,结果他却悄然打造了一批,以他马首是瞻的义子将领们出来。

  他下令攻打关隘,他手下的将领们,竟然没有人劝他,毫不犹豫的执行了军令。

  他想干什么呢。

  “唉。”朱元璋叹了一声。

  蓝玉辜负了自己对他的信任和培养,也错过了千古君臣的佳话。

  自己不应该把西南战事交给蓝玉的。

  没想到他的胆子,已经大到了这个地步,竟然敢拥军逼迫自己立皇太孙,再也不是当年那名讨人喜欢的年轻小将了。

  自己的确是考虑要立皇太孙,太子一系虽是东宫属臣,可也是朝廷重臣。

  为了社稷安稳,自己也不能考虑儿子们了。

  难道命老二为太子?对老二,朱元璋早就灰心。

  不立老二,立老三?那老四又怎么想?太子一系呢,朝廷诸臣呢。

  只有立皇太孙是最好的。

  可立皇太孙,不能是蓝玉逼迫自己立的。

  “蓝玉。”

  朱元璋喃喃道。

  谁是蓝玉的对手呢。

  那些勋贵们,有多少人偏向蓝玉,多少人还心向朝廷呢?

  蓝玉的事情,让朱元璋不再对勋贵信任。

  蓝玉能有今日的狂妄,有他的性格,也离不开勋贵武将们的跟他说的言辞,才给了他嚣张的底气。

  朱元璋眉头紧皱。

  只能靠儿子们了,可老二是个废物,老三眼高于顶,也是个废物,只有老四拿得出手。

  可孤军难支啊。

  三个儿子早就不像小时候亲厚,多年来互相之间拆台,关系并不和睦。

  老二心里不服气。

  看谁都不顺眼。

  老三小动作多,在老大面前不是说老二的坏话,就是说老三的坏话,以为别人都不知道。

  想起儿子们,朱元璋又想到了皇后。

  妻子活着的时候,不满的说过:“老大的头颅有些偏大;老二的鼻梁又太凹;老五更不好,眉眼犯傻;只有老三、老四,长相叫人看的喜欢。”

  可老三不成器。

  自己对他给予厚望,为他事前补给了无数的物资,命他带领大军作战,为他安排了大将军护航。

  这么有利的条件,竟然寸功未立。

  哪怕小胜也好不是。

  指望不上他。

  老四。

  想到了朱棣,朱元璋让人取来北平的密疏。

  翻阅了几本后,当翻看最新的一本,不经哑然失笑。

  “老四还是成器的,知道以什么为重。”

  “自己有本事,身边也拉拢了一批睿智才干,就看他如何缓和与他两个哥哥们的关系吧。”

  燕王府的机密事宜,朱元璋竟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到底是谁透漏给他的呢?

  或者。

  燕王府中的锦衣卫,用的什么手段。

  种种不提,朱元璋放下了密疏,按照老四的计划,他也想出了一个计划。

  北平-山西-陕西。

  一网打尽。

  是该赏赐北平诸卫了。

  朱元璋眉头舒展开,不再为蓝玉的事情伤脑筋。

  八月。

  下旨宋国公等大批勋贵到地方招民为兵,立卫屯田,如此好事,各勋贵自然踊跃前往。

  九月。

  立太子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十月末。

  蓝玉带领大军围困月鲁帖木儿联军。

  立宋国公冯胜为太子太师。

  立凉国公蓝玉为太子太傅。

  ……

  十一月初。

  蓝玉彻底平定叛乱,带领俘获的首酋班师回朝。

  随后。

  下诏各勋贵入陕西。

  巡检卫所,操练新兵,开卫屯田……

  件件事情仿佛不相干,武勋们没有人疑心,以为是皇帝的信任,以及西安秦王之事,所以才让他们代替秦王。

  锦衣卫指挥使蒋献入宫。

  “凉国公并没有满意圣人的赏赐,当众对亲信们说,自己不能做太师吗。”

  朱元璋挥了挥手。

  他不愿意再给蓝玉机会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顶点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在线阅读更新,第一百一十三章 杀棋免费阅读。https://www.tj2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