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报。
“研发司一名技术人员,发明了一种大型传动装置,攻克了重要项目的关键难题,获得奖金整整一千粮票,并提升三级,成为八级技术人员,向他祝贺,恭喜他。”
一千粮票。
按照十二两银子一年的收入,普工不吃不喝需要攒八十四年。
前几个月。
有名小矿场主用尽了心思,在老家大户们的手里也才集资了两三千两银子。
当下北平风头最大的商人张薄,当初的股本也才不到一千两。
更不提八级技术人员。
现在可不是最开始蒸汽机工厂的时候了,如今每一级的提升都很难,需要真材实料。
技术人员在中华重工地位是最高的。
福利强,压力小,工钱高,给个厂长都不换,当然了,许多人更想当厂长。
七级以上的技术人员,哪怕不上班,什么也不干了,工厂都会养着,待遇不变。
“任何一名七级以上的技术人员,享有特别政治地位,哪怕是他犯法,在官府审理过程中,总部文书房要亲自参与监督,保障当事人的人身安全。”tj268.com
“就算是坐牢,司狱司也要提供单间,官府提供不了,那王府亲自提供。”
这是朱高炽的原话。
这段话由社会报,技术报,生活报三报一字不改的登报发表。
“任何四级以上的技术人员,在中华重工和中华重工体系不受生产限制,享受福利优先的待遇。”
所以哪怕是张德辉这样的大商家也留不住技术人员。
那些有本事的工匠,第一选择是中华重工,第二第三选择仍然是中华重工。
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些优秀的工匠同样需要集中。
只有这种环境下,才能最大限度的刺激工匠们的主动性和踊跃性。
提升级别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实打实的发明或者提高生产效率,也就是技术方面。
另外一种则是带徒弟。
你本身技术没有突破,但是你带出来的徒弟越多,徒弟的本事越强,也可以升级。
所以今年的毕业生中,工匠们同样抢着要。
小九是最顶尖的一批技术人员。
他带领的研发司,更像是科研团队,管理漏洞有很多,经常引起财务部的不满。
不过研发司是特别的存在,谁也无法管这个部门,朱高炽也不会去管。
同样。
中华重工太大太杂。
密云分区就有了自己类似研发司的部门。
这些变化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表现。
只中华重工工人子弟学校今年的毕业生中,有二十三人分到了研发司。
他们的理数分数极高。
第一年的时候。
毕业生没有受到重视。
两年里,毕业生的表现获得了认可和重视。
这些有完善学识,充满了热情朝气,直白的说又好用又好使唤,几句话就能让他们激情昂扬。
他们做的事情越多,成果也越多。
有得有失吧。
做的事情的确多,但学到的经验不提,起码也加速了对社会的融合过程。
所以今年的毕业生,受到了工匠们的争抢。
带出来的徒弟表现越好,是可以提升他们的级别的,无论是名还是利,这些工匠都希望自己招的徒弟有底子。
“你们不要抢,最后还是要学生们自己决定跟随哪位师傅,你们先回去自己的公房,我会带队学生们一个个走访的。”
小九虽然年轻,可是资历深本领强,工匠师傅们只能先回去。
二十几名毕业生很腼腆。
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幸福和张扬,希望填满了他们的心。
只要有希望。
人会发挥出不可思议的能力。
有的人为了一件事,能整日的不睡觉,连饭都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吃,全身心的要办成这件事。
因为什么?
因为他是铁人吗?
因为他心中的希望。
希望啊。
每名毕业生都充满了希望,因为现在的北平,希望并不是空洞的,特别是对毕业生们而言。
小九看了眼年轻的面孔上斗志高昂的亢奋,只能暗叹后生可畏,精神面貌可嘉。
“研发司和工厂车间是不同的。”
“研发司做的是研究,研究完成后,才会应用到车间,车间才生产。”小九让学生们跟着他,开始参观研发司。
研发司已经从总部厂区分离了出来。
“原来的地方不够大,所以选择了这里,本来当初工程部给的建造方案是六层的大楼。”
“不过我们拒绝了,最后选了建造两层,但是占地面积庞大的办公区域。”
五花八门的场所,看得学生们兴奋不已。
只这里肉眼可见投入规模,他们就能看出这里的前程。
“虽然密云区,还有军工区有了自己的研发部门,不过我们这里仍然是总部唯一也是最大的研发基地。”
“有时候在需要工厂配合的时候,技术人员会下工厂,其余的时候,则在这里进行自己的研究。”
小九一边带着学生们浏览,一边介绍这里的工作流程。
走到一处办公室。
这里异常的安静,和别处不同。
满地都是图纸,上面各种的线和圈,充满了秩序性,还有各类的直尺三角尺标尺等工具。
“这位是我们这里研究理数学的大家,你们课本上还学过他的题目呢。”
小九笑道:“你们应该都考过了。”
学生们听过这人的名字,眼神中满是好奇。
那人见状笑了笑。
“我可算不上大家,不过是把宋朝先民的成果恢复出来,至今还没有突破,我自己还是学徒呢。”
宋朝已经有了微积分的雏形,可惜不久被征服消灭了。
宋末元初时。
还有宋朝遗留下来的先民,那时候理数的成就还有余热,甚至因为南北的道路恢复,综合南北两地汉人理数的学者,著作了有名的数学书籍。
等过了几十年后,元中末期已经彻底暗淡无踪。
就和明末清初时一样。
明朝发明和制造的火器仍然在清初绽放光芒,到了清中期就已经荡然无存。
“我这里的研究很寂寞枯燥,虽然如此,可待遇很高哟,还能经常见到小王爷。”
那人挑了挑眉,没有毕业生们想象中的古板,反而举止轻佻,卖弄的方式吸引毕业生们。
“你们有兴趣的,的确可以加入。”小九出了把力,不过又说道:“先不急,等你们彻底了解研发司后再做决定不迟。”
小九的管理水平可能不足,但是他很温和,对什么事都有耐心,不像老一辈工匠那么脾气大。
加上他又是技术大拿,许多老工匠师傅都比不过小九。
研发司在他的带领下,学术之风盛行,非常让朱高炽满意,也是朱高炽支持小九的主要原因。
至于管理上诸多的不足,就像程序员代码的bug。
明明总体上很好,那就不要画蛇添足了。
真的要是去解决bug,可能最后bug是解决了,但是整个代码也毁了。
加入研发司的毕业生,有三分之一是工匠子弟。
毕竟家学的加持,的确容易出头些。
不过这个现象并没有引起中华重工的在意。
只要不是靠着关系进的,而是凭借真材实料,货真价实的本事,任何人都不会有意见。
同样的学校,同样的课程,同样的考核,取最优秀的那一批,最后三分之二外面的孩子,三分之一工匠的孩子。
所有人认为很正常。
公平,公正,公开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古代做的不好吗?
在考试一道上,中国先民的精神,哪怕是后世的许多国家都不一定赶得上,何况当今的时代。
下一个车间就大了。
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农具,小到锄头铁锹,大到犁头耧车。
最吸引人注意的是一个七脚的耧车。
“这里主要研究农具,带队的师傅去了乡下,不在这里,你们可以四处看看。”
小九解释。
车间有几名年轻的工匠。
“咱们师傅不在,小九师傅可不能先把毕业生发下去,不然等我们师傅回来了,他老人家肯定要闹。”
“当然会等大师傅回来。”
小九没有感到被冒犯,笑着说说笑笑。
“这七脚的耧车我记得已经生产了,怎么重新研究了起来?”
“多了四条腿,问题可大了。”
“许多老百姓说有问题,师傅说耧铧不够长,下籽眼也要改善,还有大籽斗小籽斗的转换部件也有问题,很容易坏和失灵。”
“明年开春前可以解决问题吧?”
小九关心的问道。
七脚的耧车作用太大了。
一户人家耕种四五十亩都不在是问题,而且比原来种十亩都要轻松。
哪怕时间再长,也比当年要简单些。
靠着人手来栽种,这种辛苦程度实在是无法言之。
如果只有几亩地,或者十亩地的人家肯定是用不起的,只能咬牙吃苦。
但是几十亩地的人家就不同了。
他们用得起各种的工具,包括耧车,打谷车这些大型的农具机器。
现在的北平人家有三种方式改善自身生活环境。
一种是家人中有人进入工厂工作,其余家人种田,增加的家庭收入,可以买得起各类农具。
第二种是随着北平新田越来越多,特别是大宁和开平,以及前年官府百万亩开垦计划,以及金州那边。
人均田亩大幅提升,种地数十亩的大户,可以购买这些大型农具。
最后一种就是原来的地主和卫所。
前者随人工成本的增加,迫使他们购买这些农具,后者随着军队职业化以及后勤专业化,和余丁以及剩余人口大量加入农业与工业,集中作业的土地迫切需要这些大型农具。
“这个要看师傅,师傅在乡下收集问题和实际考察,不过我觉得问题不大,只要知道问题在哪里,解决倒是简单些,怕的是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那就好。”
小九放心的说道。
经过一个月的实习,这批毕业生终于去了各自有兴趣的地方。
当资源充足的时候。
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
当资源紧张的时候。
人们连选择都没有。
这才是本质区别。
中国需要购买国外的石油,国外的天然气,国外的矿产,工业需要的能源在别人手中。
但是现在的大明。
不会再有这个问题。
人们尽情的选择,充满了幸福。
(本章完)
www.yetianlian.cc。m.yetianlian.cc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顶点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在线阅读更新,第三百四十五章 最幸福的时代免费阅读。https://www.tj2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