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琴收到她小哥给她寄的钢笔的时候,有些哭笑不得。
她娘给她寄来的的信里说了她小哥干活干的好,被公社安排去给别的村子修路了。
还不是自己干活,是安排别人干活的那种。
但是他还是拿工分这事,朱小琴还是知道的。
这种情况下,他哪里来的钱买钢笔?
还不是那种便宜的,这个牌子的钢笔,朱小琴以前在宜城的供销社见过,得十块一支。
这钱在朱小琴这里不算什么,在村里可不是个小数目了。
但是寄都寄来了,退回去也不合适。
反正年底他那工分也能换钱,就算借的也能还上。
朱小琴在给她娘写的信里感谢了一下他小哥,这事就算结束了。
朱峰玉那钱还真是借的,还是跟他准媳妇借的。
这两人已经见过对方家长了,婚礼就定在年底村里不忙的时候。
任丽娟家里条件还算不错,她爹在县里的运输队上班,经常能来回捎点东西,就算不靠这,光工资也让人很羡慕了。
不过这也是她二十岁还没找到对象的原因之一。
一般家里条件的好的姑娘家,家里都想挑一挑。
但是一挑就容易剩下,因为村里真的条件好的没几家。
真条件好点的,人家也想娶镇上的姑娘。
任丽娟来看状元的时候,第一眼就被朱峰玉那脸吸引了。
而且现在的朱峰玉也跟以前不一样了,他虽然自己名声还是不怎么样,但是他有姐妹的名声加持啊。
任丽娟父母一看他堂妹是状元,亲姐姐也是大学生,这还有什么说的。
而且在他们看来男孩子大器晚成很正常,真成不了,家里有两个大学生,说明这家人脑子好。https://m.tj268.com
说不定能给他们生个大学生外孙子出来呢。
更何况他现在还给公社干活,那他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朱峰玉其实没想着借钱给堂妹买什么礼物,但是任丽娟非常热情。
买个十块钱的笔给状元怎么了,以后等她生了娃,她还指望状元给她家娃指点指点呢。
这些情况朱小琴就不知道了。
不过亲戚间就是这样你来我往,有些请你帮忙还知道送点东西。
有些喊人帮忙,还感觉像欠了他一样。
京大的期末考试定在六月的最后一周,这期间图书馆根本就空不出地方。
因为来图书馆的人多,所以他们是严禁用书和本子之类的东西占位置的。
每次都是看谁来的早。
也有些翻窗户的。
图书馆六点半开门,有些人六点就已经在里面了。
他们很多人就只能一堆人在亭子里,湖边操场看书学习。
宿舍不是不能待,但是总有人有聊天,或者做些别的事的需求。
真能在这个环境里学下去的,也是少数。
等大家起早贪黑的把期末周熬过去,一个个都像被吸干了精气一样。
黑眼圈即使没掉到嘴巴上,也差不多快拉到鼻子了。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开始嘲笑对方。
秋家姐妹这两出门必化妆的,眉毛都很多久没修了。
也就只有崔敏可能因为谈了对象的缘故,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
她看着宿舍这些不修边幅的女人,觉得自己和她们不是一类人。
秋燕升可能因为听了很多考上来的女孩子的不容易,现在对人越发的和善了。
以前她要是看到崔敏这嫌弃的眼神,估计就要炸毛了。
现在她觉得自己的精神都升华了,因为她一点生气的感觉都没有。
其实是累的,等她缓过来该炸还得炸。
毕竟和善这事,得看对着谁。
朱小琴考完了本来在纠结这个假期回不回家,但是一个电话拯救了她。
她那本《养殖场的故事》马上就要出版了。
之前杨老跟她提过两次这个事,但是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耽搁了挺久。
现在要出版了,她又马上放假了,还是得回去看看的。
至于看房子的事,她准备开学前提前半个月回来慢慢看。
京大的放假时间是在7月中,大部分学校都是这个时间。
开学的时间是九月一号。
很多学生都没准备回家。
先不说车票的事,就是现在这个学习氛围,很多人都没准备回家,准备在学校多花点时间学习。
有些学生是家里困难,知道京城有些地方招工,准备看看能不能挣点钱寄回家。
她准备回去之前还接到了叶枫给她来的信。
因为朱小琴经常整理资料给他,所以他们书信没断过。
朱小琴本来就是抱着能多让一个人上大学也是好的的心态整理的那资料。
她空间里也有六十年代初的那些高考卷子,所以也没费什么事。
而且她家里亲戚那里她也得给,至于能起到什么作用,她就不知道了。
那卖包子的小摊子她都给了几份卷子给人家。
毕竟吃了人家好几次包子,不能白吃啊。
叶枫信里说,他这次复习的非常充分,肯定能考上京城的大学,到时候他就带着他媳妇一块来京城。
朱小琴虽然想吐槽他这个几乎像立Flag的想法,但是看到最后,
“我已让我表舅看有无合适的房子,不管是租还是买,总该有个落脚的地方。”
这个地方的时候,她还是羡慕了。
她的房子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但是,很多事就是这样,在你一直想的时候,可能一直找不到合适的。
在你随缘了的时候,缘分就来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顶点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七零空间:不做冤种小姑子更新,第232章 缘分要等免费阅读。https://www.tj2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