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澎湃的热流涌上老三心头。
他紧攥双拳,手心里的汗都快淌下来了。
周家人五代为农,如今可算是出了个真正的读书人!
念书出头一直就是老三小时候的心愿。
自己虽然未能如愿,可儿子却替他圆了这执念,这让老三不自觉地眼睛都湿了。
这时,榜下的众人也纷纷对着老三道喜,巴不得也沾点儿喜气。
周老三赶忙擦擦泪眼,红着脸颊,作揖一一答谢。
“谢过各位了!”
“多谢多谢!”
“愿今日诸位日后也能如愿,家中儿郎都能榜上有名,前程光明。”
周老三正感动说着谢言,谁知大家伙儿却不想听这个。
“我家生的是闺女啊,不知你家二郎可有定亲?”
“对对对,若是不曾定下婚约,我家中也有个侄女儿呢。”
“周大人别走,你家二郎生辰八字说一下,我请人算算!”
“你们别抢,明明是我先问的!”
眼看着众人朝自己扑来,其中有三个已经先扭打成了一团,周老三不由傻眼,都说榜下捉婿,今个儿可算是见识到了。
周老三好不容易才从人群中挣脱出来。
这便连忙上了马车,急着要回家报信儿。
不过这时候,那前来报榜的官差,早就先一步到了周家。
周家人得知此事后,立马都沸腾了。
“二郎当真中了,我就说这孩子有出息啊,真是给咱家长足了脸面。”孙萍花大笑着喊道。
宋念喜眼睛含泪地看着二郎。
泪光中满是喜色。
周老太更是激动难耐。
只是眼下万不能因一时得意就失了分寸,反倒给二郎丢脸面。
于是周老太还是理了理衣裳,亲自将官差送出了门外。
“辛苦大人来这一趟了。”
“周老夫人不必客气。”
官差知道二郎这成绩难得,将来保不齐前途大好,所以待周家人也是格外和善。
“这一等一共就录三人,您家二郎能中了一等,那以后的仕途自是广阔,能为您家报喜啊,也是我的福气。”
周老太从袖口摸出一小包银子。
“谢大人吉言了,桃源村路途遥远,这点心意还望大人莫要嫌弃,就当是请您喝茶了。”周老太把银子递了过去。
那官差一掂量分量,嘴上连忙推脱,但手上却已经急不可耐往怀里揣。
“您真是客气,对了,还有一事怕您家不知。”
官差得了好处,便更会说到实处:“这次中榜的十人都会入国子监,之后还会各自拜位老师,这事你可知晓?”
周老太看出他话里有话,于是婉言道:“不知大人有何指教。”
“指教倒是谈不上,只是这入学后的头一位老师可是相当要紧,之后您家二郎的前程都得靠人家提携,可现下朝堂纷争不断,党派林立,所以切记要再三斟酌老师人选,莫要入了泥潭啊。”那官差挤眉弄眼地说道。
周老太心里激起一道水花。
朝堂纷争……那选师便等于选了阵营,一步不慎,步步也就难以经营了。
“不过您家二郎出类拔萃,想来不管做何选择,都定能有锦绣前程。”官差咳了几声,又圆滑地笑笑。
周老太心里有数了。
“多谢大人提醒了,日后定忘不了您的好处。”
等官差一走,周家便可算是能自己个关上门庆贺了。
二郎喜不自胜,默默摸着桌上笔墨。
中了就好,也算没辜负绵绵为自己的一通忙活。
而就在周家准备贺宴的时候,二郎中榜的消息,早就传遍镇上和城里。
一时间,竟引来不少商贾之家,急着上门说和亲事……
……
“啥?又是来为我家二郎说媒的?”
正午时分,周老太看着门口的媒婆,以及身后十几箱子的“心意”后,无奈地直晃头。
才不到两天的光景,这已经是第十二个上门来提亲的了。
都说商人最喜读书婿,此话果真不假。
自打童子科的榜一放,甭说是灵州城了,就连再远些的城镇,都有好些富贵商贾,慕名要来和周家结亲。
这其中缘由周老太自然是懂,商不如官,再大户的人家哪怕是赚足了银子,都不如当官的权势大。
于是就想择个能走仕途的良婿,为自家增光增势。
周老太哪能犯了这糊涂。
任由媒婆们带多少东西上门,她都一一果断拒了。
“不必浪费口舌,我家二郎不急说亲,一律都抬走。”
那媒婆脸上生着大痣,讨好道:“您不妨再多听上两句,我这边儿可是城里盐商袁家的小姐,比你家二郎小两岁,容貌秀丽,最是般配。”
“袁老爷说了,只要您应下这门亲事,将来二郎入国子监的一切花销,袁家自当承担,你瞧,这十来箱宝贝便是给二郎之后入京用的。”
周老太横在门前,连看都不稀罕看上一眼。
“二郎日后花费再多,我周家都供应得起,这种事儿还用不着外人操心,快快拿走。”
媒婆哪舍得轻易离开,继续哄道:“您家虽不缺,但钱可是个好东西,那是多多益善啊,袁家可就一位小姐,您家若是应下这亲事,将来袁家的家产可都是您家二郎的啊,”
这话听得绵绵好气。
她宝贝似的二哥,咋还被说的像是要去吃什么软饭似的。
于是绵绵红着脸,瞪着水灵灵的眼睛飞奔过去,屁股一撅就给媒婆撞得一趔趄。
“你这媒婆好不实诚,明明是你自己急着赚这媒金,倒说得像为我家好似的。”
“我家二锅锅可不稀罕什么圆家还是方家,以后谁再敢来提亲,我就让人拿大棒子撵人!”绵绵叉着小腰气势可足。
说罢,就去沈家别院搬救兵去了。
魏泠将军很是大方,派了几个亲兵过去守着,这才没人敢再上门叨扰。
周家可算得了清净,便也能专心干些正事儿了。
而头一个要做的,自然就是办贺学宴。
先是请过一遍村里这几家,随后,周家又单独办了一次,专请了二郎私塾的老师们,以及同窗好友。
因着二郎的原因,私塾一时也名声大起,多了好些要来此念书的,早就没了空余学位。
而同样也是仗着这童子科一等的威名,原先那些个不肯来教绵绵的有名夫子们,现下竟也都争先恐后地肯了。
毕竟当了周家的夫子,好歹也算是和二郎有些关系,说不定还会有对二郎授业的机会。
那将来对外,不就有了抬高自己的本钱吗。
对于这般势力之人,周老太原是看不上的,正要再另找高明。
可绵绵的小脑瓜却开始滋滋冒着“坏水儿。”
她爬到周老太的腿上,嘿嘿道:“奶,就让他们来教绵绵吧,他们可是城里最出名的三位夫子啦,咱多出些银钱,把他们仨都请来。”
“三个都要?”周老太疑惑道。
“嗯呐,谁让他们嫌弃丫头来着,那就偏让他们都给丫头传授学识,治一治他们身上的酸腐毛病!”绵绵咬着小白牙儿气哼哼:“而且不止绵绵一个,还要多弄些小丫头们来,让他们一起教!”
不仅只教一个。
还要教好多个。
看那些夫子们以后还咋嫌弃丫头。
若再嫌弃,可就是直打自己个儿的脸!
周老太被乖宝儿逗得发笑:“奶明白了,正好你成天在家除了哥哥们,也没个旁的作伴儿,莫不如奶就咱家设下学堂,多些想读书的女孩子,同你一块学。”https://m.tj268.com
这倒没什么稀奇的。
毕竟不少大户人家的小姐,在请人入府教习后,都会再邀几名家世相近的小姐们,来府中学堂一同念书。
一来是省了方便,其他几家就不必再另找夫子了。
二来也好作个伴。
使得这学业没那么枯燥。
周老太想了下,反正都要多教几个,莫不如就让把三郎和四郎一并教了。
虽说男女有别,不过只要在两个小子和丫头们中间,隔开一道屏风。
那倒就也算是避嫌了。
于是在周老太的吩咐下,周家赶紧先把学堂收拾出来。
周家不用的屋子不少。
正好后院还有两间杂屋。
平时不怎么用,现下倒也是干净的。
为了乖宝儿的事儿,全家可谓是一起出动。
“老二两口子,你俩拿了水桶和抹布,把这屋子里外都擦一遍。”
“老三老四,你俩去镇上,定两扇屏风回来,再置办些桌椅板凳,孩子们多了自然都是要用的。”
“还有老三媳妇儿、老四媳妇儿,你俩给这屋子的窗纸换层新的,好让这屋子亮堂一些,”
不到半天的工夫,两间杂屋就被收拾得差不多了。
周老太早就有了打算,其中一间用来教书,另外一间就用作夫子们的休息之处。
如此一来,也算妥帖。
不会让别人挑出周家的错儿来。
而在听说周家要为县主找伴读,不少人家都挤破了头似的,抢着要为闺女报名。
周家多方打听。
最后定了人选。
一共挑中了四个丫头,都和周绵绵差不多大,便让她们来周家听学。
其中一位夫子对周老太说,自己本家还有个侄女儿,年龄虽稍稍大点儿。
但也想过来一同念书。
周老太看在夫子的面子上,自然就应允了。
但让人意外的是,就在这天开课前,韩府的马车却停在了村口。
下来的人正是韩文理的女儿,韩碧莲。
她穿着一身碧色衣裙,坐在首座,仰着下巴很是不屑。
一会儿嫌弃桌子小了,一会儿又嫌弃凳子不舒服了,再嘟囔几句乡下地方,难怪如此。
听得其他姑娘们都不敢说话。
这时,正好周四郎拎着二郎给的学具,蹦蹦跶跶地来念书了。
这小子本是不喜欢读书的。
可一听能和妹妹一起,他便又欢天喜地了起来,过来前还特地吃了小半碗蛋羹,生怕待会儿会饿,
韩碧莲一看见四郎,立马就露出嫌弃之色:“快快起开,这可是我们读书的地方,哪里是你个乡下小子能来的。”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顶点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小说免费阅读完整版更新,第299章 跟着二郎沾光免费阅读。https://www.tj2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