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苍狗,转眼间中秋已至,天下第一学宫开启了三年一度的「摸过论道」大考。
九州各地奔赴紫薇洞天的年轻人络绎不绝,纷至沓来。
从稚子蒙童到鲜衣怒马的少年郎,不下千人。
当中既有各地氏族门阀的年轻才俊,也有青冥山长们在民间寻访的贫苦天才。
圣武院里被姜小侯爷挑中的百八弟子,毫无悬念地离开紫薇洞天,赶往了老君山。
其中便有已是七品铜皮铁骨十重境的窦青童,以及刚入青冥不久的义妹温菱。
青冥学宫并非什么江湖门派,学子弟子去留,皆从本心。
除了副院长荆墨阳有些舍不得,夫子和水镜先生,倒也无所谓。
三院一堂中,太虚院大部分人选择留在青冥。
原因很简单,道宗不论是符师还是丹师,趋之若鹜的修行之地,除了紫薇洞天,九州十二洞天还有哪儿座,能让他们更上一层楼。
而且道宗修行,本就是「无为清净,天人合一」!
不似武夫和儒修那般,须得尽早入世磨砺。
当然,他们的终极目的,是有机缘进入道宗祖庭「昆墟」。
小白玉京九楼十二城,才是真正的大道所在。
太虚院的天之娇女端木瑾,两月之内突破了生死关,迈入中三品。
并由大师姐摇身一变,成了道院山长。
至于那位身材傲人的北虞大凶妹,本就修行天赋一般,加之一颗道心早已被「情」字占据,只等着和徐云泽一起下山完婚。
所以仍旧以道院弟子的身份,留在紫薇山。
整个青冥学宫最为难的,就属剑心院的天才弟子,徐靖。
一本旷世诗集,让他的修为一跃迈入五品知惑巅峰,直追刚刚晋升四品的武院大师兄。
可谓一朝登天,旷古烁今。
作为徐云泽授业恩师的百里院长,远赴南境十万大山,至今未归。
便只能由半圣方朝树出面,苦口婆心的挽留他。
瞧着好兄弟姜竹九被即将入朝为官,本就是武将世家的徐靖,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儒修登峰,不外乎两种途径。
一是潜心学问,于求学一途勘悟真理大道,心宫满载,化道万千。
青冥三圣中,文光射斗牛的水镜先生,便是修的此种大道。
还有一种,便是「剑气冲霄汉」的路子。
说白了,就是和武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借杀伐磨砺儒之夫剑。
入世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勘破大道。
而徐靖心向往之的,是后一种霸儒之路。
大丈夫生来就应该是血染征袍,马革裹尸,不破楼兰终不还!
但此时入仕,终将湮灭于名动天下的屠帅姜或光环之下。
倒不如静待时机,等一个一鸣惊人的机会。
对此,好基友姜叔夜表示理解,并没有执意劝他下山。
而集薪堂,便因此多了一位讲授兵法策论的五品山长。
青冥上下,唯一让夫子出面挽留的,自然是如今声名显赫的圣武院大师兄。
儒圣米夔并没有指望他留在学宫任教,而是想他安心在紫薇洞天修行。m.tj268.com
以应对随时可能在白山黑水之地爆发的两族大战。
梵镜幻泽一役中,除了姜叔夜人刀合一斩杀兽王帝江的本事外,夫子最看重的,是他豢养的那条真龙。
倘若传说中的十五境妖皇冉荼出世,必将聚集无数妖族。
届时有曜金真龙助()战,势必胜券在握。
而且,青冥日后面对的敌人,也远不止明面儿上的上古妖族这么简单。
姜竹九此等人才,米夔于公于私,也会极力挽留。
可惜,小侯爷去意已决,二人近一个时辰的对话,丝毫没有动摇他的决心。
苦口婆心的夫子劝说无果,也只能听之任之。
不过他坚信,只要人妖两族大战一起,他绝不会坐视不理。
临别之际,姜叔夜朝着青衣儒圣深鞠一躬,以谢这些日子对自己的照拂。
最后,他将小东湖石屋后面栽种的鬼桑和灵稻,大方的赠予了太虚院的甘道陵。
当然,条件是借用他的天蓬尺。
至于小东湖里的「老金」,小侯爷起初想在老君山造一片大湖,将其豢养其中。
可转念一想,还是暂时留在紫薇洞天,再恢复一些这里的灵气。
毕竟还有新入学宫的弟子们需要,不急在这一时。
当日离开生活了几个月的紫薇山时,姜叔夜恰好在山下遇见了天下第一铸剑师,温千御。
温师此番来,一是感谢青冥相助。
二吗,自然是答应姜小侯爷打造刀鞘一事。
祖庭宝刀「昆吾斩」,被他整日藏在芥子袋中,实在是不方便。
这玩意似乎和袋子里的冥玺那些宝贝,天生有着敌意一般。
没事自己的胸口就传来一阵阵颤粟,令人不厌其烦。
有了这柄与之相配的华丽刀鞘,倒是省了小侯爷不少事儿。
听闻亲闺女也要离开青冥的温师,起初不太同意。
可后来去了老君山一瞧,自己都舍不得离开。
想着如今的烂柯洞天有宗主温炎坐镇,妖祸也被荡平。
一心铸剑的温千御,正琢磨重返神都,接着经营那家「永兴铜器」行。
但天下哪里,能比得上老君山这样的神仙洞府。
而姜叔夜也巴不得温师留下。
一来成日嚷嚷着想念爹爹的小温菱,也不再是无根浮萍。
二则,可向蜀州紫竹海求购铜精,让温师带着大锤他们帮忙打造兵器铠甲。
如此一来,手握神兵利器的八百龙象武卒,更加如虎添翼,战力飙升。
而温千御,最后也是极为爽快的一口答应。
安排好老君山一应诸事后,姜叔夜辞别姨娘,带着红衣美人宁芙蓉返回了神都城。
二人聚少离多,此番携手进京,总算是可以日日相守。
靖玄司的官署,就设在修业坊原先的天策将军府,离着安阳侯府一街之隔。
侯府老管家程伯,早就从宫里得了信儿,说是小郎君中秋之日回京。
远远瞧见两道身影后,满是褶皱的一张枯瘦脸颊,瞬间挂起灿烂笑容。
前几月老侯爷回京后在府中呆了不到七日,便匆匆带兵出征。
刚有些热闹的侯府,又自冷清了许久。
如今不仅小侯爷回了家,还带着一位俊俏的红衣姑娘。
不用问,肯定是未来的少夫人。
姜叔夜大步流星地来至家门口,抬头看了眼陈旧的牌匾,心中五味杂陈。
原先有阿耶,有聂姨娘,有大郎二姐,还有整天调戏周公的魏老鬼……
还有不少穿梭于侯府和天策府的叔伯。
那时的安阳侯府,何等热闹忙碌。
如今只剩下自己,难免让人心生悲凉。
身旁的宁芙蓉见他一副落寞伤神的表情,大概猜出了几分。
劝慰道:「你放心(),芙蓉定会早日为姜家开枝散叶,兴旺门庭。」
姜叔夜巍然一笑,看了眼红衣翩然的美人,视线渐渐转向她的小腹。
「诶?所来也怪,我二人在一起都几个月了,你怎么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之前阿姐有孕,小侯爷便想起了自己和宁芙蓉。
回老君山后,没少费劲耕耘,可连个响动都没有。
宁芙蓉赧颜道:「听说太医署有位廖神医,手段高明,不如请他来替我瞧瞧?」
「说得是,今日中秋,宫里大宴群臣,刚好带你去见识见识。」
「是,姜司丞!」
姜叔夜旋身看了眼老管家,问道:「家里一切都好吧?」
程伯微微躬身:「回郎君,啥都好,就是没什么人气儿,您和少夫人一回来,咱府上可就大不同喽!」
说罢,他朝着红衣女子恭敬地叉手道:「老奴程贵,见过夫人!」
姜叔夜在旁边提醒道:「以后在府里,先不用称呼夫人二字,传到阿耶耳朵里,反而误事。」
宁芙蓉也附和道:「是啊!程伯,以后唤我宁姑娘便是。」
随即,她瞄了三郎一眼,狡黠道:「这堂堂安阳侯府少夫人,还指不定日后是谁呢?」
姜叔夜装作没听见,冲着程伯问到:「我的玄骓马呢?」
「郎君放心,好着呢!」
程伯顿了一下,有些伤心道:「伺候你的小蝶,如今也不在了!」
「啥意思?」
「十六了!侯爷心善,让她还乡嫁人了,临走还给了不少钱财当做嫁妆……」
姜叔夜叹了口气,一想到自小进府服侍自己那个满脸雀斑的小丫头,不免有些暗然。
人虽是生得普通,却是个心地善良,质朴醇厚的姑娘。
难得是那手菜,烧得不错。
程伯接着道:「不光是小蝶,府里七七八八走了不少人,如今,连老奴在内,只剩下就四人了!」
安阳侯府当初的下人,虽比不得其他豪门阔院,可起码也有二十多号。
姜叔夜总感觉哪儿不对,好奇道:「都是我阿耶的意思?」
程伯点点头:「老奴也不敢问侯爷,只能遵命行事。」
百思不得其解的小侯爷,想了半天也没弄懂老爷子什么意思。
可毕竟还有很长一段日子,自己和芙蓉要在府里住。
于是拿出几锭金子塞到程伯手里,吩咐她再去找些奴仆侍女。
另外,又交待他找工匠,把府门和牌匾修葺一番。
程伯挠着脑袋,诧异道:「青冥学宫还管发钱?」
姜叔夜撇撇嘴,带着红衣美人进了府。
将她安置在东院后,嘱咐道:「这个家,以后便交给你打理了!」
随后,他从芥子袋里哗啦哗啦倒出一地铜钱和金锭,看得宁芙蓉目瞪口呆。
她知道三郎不缺钱财,可没想到,竟还是个大财主。
离开侯府,姜叔夜独自一人去了靖玄司。
在衙门前,谛听坊执事郎费诩巍然而立,身后是一众靖安司和谛听坊的胥吏。
姜叔夜抬眼一瞧,这位怎么一副爱答不理的嫌恶表情,明显没把自己这个司丞放在眼里。
费诩算是天策府的老人,和如今的兵部左侍郎荀乐,一文一武,乃是屠帅姜或在神都的左膀右臂。
只不过年近五旬的费诩这个谍报头子,甚少在公开场合露面。
姜叔夜长这么大,也就见过他十几次而已。
听闻他是位七品铜皮铁骨巅峰境的武夫,也算是整个谛()听坊修为最高的一位。
之前裁撤天策府,将东夏最大的谍报机构并入靖玄司后。
费诩此人心性极高,除了圣人外,他只服气一个人。
那便是九州无双国士,白衣姬玄策。
甚至屠帅姜或在他眼里,也不过是个悍勇好杀的匹夫而已。
遑论什么枪仙仇九良之辈!
归入了靖玄司后,几次悖逆司丞,甚至还递了辞呈,打算归隐山间修炼。
后来还是白衣国士姬玄策修书与他,这才忍气吞声勉强留在神都。
结果走了狗屁枪仙,又来了个神都第一纨绔。
谛听坊只看证据事实,姜家三郎那些事大都是民间传闻。
即便是斩杀了十三境的妖帝,在费诩眼中,那也是人家青衣儒相助。
此刻,费诩眼皮都不抬一下,冷冷道了句:「参见姜司丞!」
这幅目无尊上的态度,换了别的主官,早就一副官微凛然的开始斥责。
甚至怀恨在心,惦记着什么时候给他穿小鞋。
但姜家三郎何许人也!
用人和驭下之道,不外乎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费诩其人除了桀骜不驯,眼高于顶的性格之外,恐怕最大的心病,就是修为停滞多年,尺寸未进。
作为东夏谍报头脑人物的他,虽无需亲自上阵搏杀。
但是一个热血武夫,在七品巅峰停滞了十几年,士可忍孰不可忍。
经历过生死关的姜叔夜,自然知道他缺的是什么。
收敛心神后,他冲着费诩客气道:「三郎初来乍到,还望日后费叔叔多加照拂!」
说罢,他扫了眼其他人脑瓜顶上的气运,嘴角一撇,露出一副失望的表情。
靖玄司和谛听坊的人,穿着并不相同。
前者大都黑衣劲装,佩刀挂弩,胸口斗大的一个「玄」字,极为扎眼。
这些都是从南北衙禁军中挑选之人,可惜修为最多也就是九品搬山巅峰,连个破军境都没有。
而后者,许是因为暗碟身份,样貌打扮皆是百姓样子。
武夫居多,符师也有,修为和靖安司的人没啥区别。
他们比起自己的八百「龙象武卒」,简直是云泥之别!
这要是打起架来,也太给自己丢人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顶点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我有一座彼岸阁更新,第一百五十七章 下山免费阅读。https://www.tj2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