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431章 税赋破亿石
  永乐元年(1403)明朝的军屯“子粒粮”(即军屯税赋)收入,就达到了2300万石,相当于宋元时代每年粮食收入的近一倍,官民田税收为三千一百万石,两税合计五千多万石。

  全国军屯田地大概四百万顷,民间州县官民田地,也约四百万顷。

  全国大概八百多万顷。(官民田税低,军屯亩税一般三到七倍官民田,所以军屯子粒粮比较多)

  朱高煦又问:“永乐时藩王多少田?”

  夏原吉也没看自己刚才递的奏折,直接道:“全国藩王共占地十四万顷。”这些田是不交税的。

  朱高煦若是精通历史,就知道为啥明朝后期这么惨了,永乐时还能收五千多万税,到中后期都是两三千万。

  因为到了明朝中后期,官方统计的田越来越少,最后只有四五百万顷田。(中间张居正重整过一次,搞到七百多万顷,后来又降下去了)

  其中军屯田到后期不足洪武时10%,九成以上的军屯田被高级武官侵占吞并。

  民田就是被读书人优免投靠的越来越多,军民田都在减少,税收当然越来越少了。

  其实在永乐年间以后,明朝“军屯”的“产值”,就开始每况愈下。大量原本属于“军屯”的土地,都被各级武将乃至朝中权贵高官们巧立名目侵占,耕种“军屯”的“军户”们,也都沦为了农奴。

  仅到了明朝正德年间时,明王朝账面上的军屯土地,就只剩下了1600万亩,不到永乐年间的零头。就这数字还“注水”。同时代兵部尚书马文升就哀叹说“屯田有名无实”,传说中的土地,早就被分光了。

  “军屯”到了这个地步,别说给国家军备“输血”,就是“养兵”也难。明朝账面上的“二百万大军”,逃跑也成了常态。比如广西省,理论上该有十二万驻军,到了弘治年间时就剩了一万八千人。江西南昌左卫旗军,原本该有四千七百多人,到了弘治十六年操练时,竟只有141人。金华千户卫该有一千二百精兵,到了嘉靖年间时,竟只剩了34人。https://m.tj268.com

  所以说,原本的永乐时期,已经是大明最辉煌的巅峰,永乐之后的大明,就每况日下。

  这些原本将来会发生的事情,朱高煦知道大概,但现场所坐的大明高官们可不知道。

  朱高煦这时问:“今年税赋有多少知道吗?”

  夏原吉道,秋税还没收上来,不知。

  洪熙元年还未正式实行朱高煦的新税法,仅朱高煦以前统治的几个地方这么干,所以夏税比去年增两倍,但秋税才是大明重头。

  明朝田赋的税率,各地不一;土田的归属不同,来源不同,税率亦不相同。

  一般说来,凡官田五升三合六勺,民田减两升,重官田八升五合五勺,,没官田(因为犯罪等被查抄的)一斗二升。苏、松、嘉、湖、常、杭诸州浙西地区,因土地肥沃,又曾是张士诚统治之地,故田赋独重,亩税有的八斗。

  老朱自己家乡,亩税为零点五升,大伙对比下,是不是很离谱,差距要以百倍计

  军田在洪武永乐时为一亩交一斗,永乐元年改为一亩交一斗二升,数倍于官民田。

  但一亩的产量,通常在两石左右,这个税率,仅相当于二十分之一。

  “朕定税为十分之一起,夏部堂想想,按平均一成计,今年税赋会有多少?”

  朱高煦定军田为税十一,仅四百万顷军田计,以低产不足两石亩产计,折七亿石计,可收税粮七千万石,比原来永乐翻三倍。

  其中秋粮,最少占六千万石左右。

  朱高煦这数据出来,四周一片哗然之声。

  “藩王的田,绝大部份会被充为官田民田,从明年开始,官田将税两成。”

  现场又是哗然,这绝对属于重税。

  “民田税不改,暂时依然是亩三升三合六勺。”朱高煦不明白为什么大明民田税这么轻,后期也收不到多少粮食,开始估计是百姓不重视水利的原因,后来才想起有徭役的危害。所以他要想办法慢慢取消徭役,但他执政之初,这个不能一下子取消,得慢慢来。

  像苏松地带的税赋,已经在洪熙元年初就降到和普通地区一样。

  经过朱高煦的改制后,明年全国所有税粮军田加官田,绝对破亿石,是永乐元年的两倍。

  这个数据确实震惊众人,但其中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明年的新税法能执行下去。

  二是随着现在的军士退役,带走军田,后期朱高煦还要增加民田的税收,与军田持平,并不能降低军田。

  他答应过建文永不加赋,那必须保证百姓受到的实惠,远远超过付出的税赋。

  其实让老百姓受到实惠很简单,取消沉重的徭役就行。

  前面说过,一个有二十亩田的中产农民,如果家里没出读书人,几年徭役下来就会破产。

  但现在朱高煦还有很多事情要干,很多工程需要劳力,暂时必要的徭役不能取消,只能一步步来,根据他的税赋情况,逐步取消。

  “以后税粮只会越来越多,税银还没有计算进去,所以诸爱卿不用担心,大明有的是钱粮。”朱高煦自信道。

  他的商业税还没开始全面征收呢,仅靠开海的税收,明年最少破千万两,按现在的粮价,等同于四千万石。

  但朱高煦还不满意:“过几天,等交趾和福建的船来,你们再听听,咱们大明,还得努力啊。”

  后面几天时间,大伙一起配合皇帝出台了大明新的几部方案,并通告全国。

  十二月初,一支无比庞大的船队从镇江来到京师,京师当时万人空巷,都在观看。

  因为这是大明立国以来,最庞大的船队,并且没走漕运,从海路进来的,没办法,这只船队有很多宝船,太过巨大。

  此次船队,从吴哥出发,到交趾后,和交趾的汇合,然后到福建,与福建的船队再汇合,同时来到京师。

  整个船队有两千六百八十艘大小船只,其中一千料以上宝船一百七十八艘。

  永乐当年大明出征安南也才一千多艘船,这次出动两千多艘船来到京师,使是京师外面船只遮天,万帆迎风,壮观无比。

  交趾布政使黄福回来了,带着过去两年的交趾、西贡两个承宣布政使的收获。(此时西贡承宣布政使刚刚成立。)

  第二天朱高煦故意召黄福进奉天殿当着百官面汇报。

  原历史也是今年,在八月份时,由吏部尚书蹇义向明成祖朱棣奏报交趾设置:建设军士卫门总四百七十二。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各一,卫十,千户所二,府十五,州四十一,县二百零八,市舶司一,巡检司一百,税课司局等九十二;置城池十二所,安抚人民三百一十二万,获蛮人二百零八万七千五百,粮储一千三百六十万石,象马牛共二十三万五千九百余只,船八千六百七十七艘,军器二百五十三万九千八百五十二件。

  这是原历史朱棣在交趾到现在的收获。

  当时还不包括占城和现在朱高煦占据的部分吴哥王朝。

  整个交趾五百多万人口,为大明王朝储存了粮一千三百万石。(当然,这是两年存下来,原历史明朝1406年一月征安南,1408年八月汇报,应该算是两年半储存到一千三百万石粮。)

  算上明军在当地用掉的,两年多在交趾估计征了近两千万石税。

  不过蹇义的汇报里没有交趾的田地数,但交趾当时可以种两季和三季水稻,税收高也是正常。

  今天黄福上殿后,汇报的是交趾和西贡承宣布政使司共同的数据,必竟他回来之前,还不知道朱高煦又成立了西贡承宣布政使。

  “臣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高煦先让其平身,然后道,黄福你给大伙汇报下。

  黄福立马汇报:交趾占城和吴哥、旧港等地,共建设军士卫门总七百七十二。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各一,卫二十二,千户所七,府二十五,州六十一,县三百零八,市舶司三,巡检司一百八十,税课司局等一百零二;置城池二十三所,安抚人民五百一十二万,获蛮人三百四十八万七千五百,粮储两千八百四十万石,象马牛共三十二万五千八百余只,船一万两千六百二十艘,军器三百五十三万九千八百五十二件。

  大臣们一片哗然,没想到小小的交趾等海外各地加起来,已经为大明储存了近三千万石粮(另外在讨逆期间,还为支持朱高煦打仗运了近五百万石到湖广一带),近九百万人口。

  黄福又道:“臣还从福建带回过去近一年所收开海商税(包括铜钱宝钞),折合白银约五百八十九万两,交趾等地所收海商税,合计六十八万两,两地商业收入折白银四百万两,三项合计,折白银一千零五十七万两。”

  群臣更加的动容。

  皇帝并没有说话,先是一脸得意洋洋的表情,就怕别人不知道他能赚钱似的,然后笑眯眯看着夏原吉。

  户部尚书夏原吉好像不是很激动,因为他脑子里在想,什么是商业收入?为何有四百多万?

  (本章完)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顶点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更新,第431章 税赋破亿石免费阅读。https://www.tj2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