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时分,准时集合。
乡亲们神采奕奕,互相打着招呼,“粮食就在那,睡也睡不着啊。”
江燕抛出一个重磅消息:“大家加把劲,我们收完粮食,还能抓紧时间再种一批。”
这种时候,外面粮食都抢疯了,谁也不嫌粮多不是?
“啊?”乡亲们惊呼出声。
提前收割也就罢了,还能一年几次收割?
族长叔见多识广,解释道:“我听说过,南边的土地可以一年种两茬或者三茬。”
“南边真好,那边的百姓不用挨饿了吧?”
“我们五行山这土地也不比南边差啊。”
乡亲们满心欢喜,大家都是挨过饿的人,粮食自然是越多越好。
族长叔这段时间一直帮着管理村民,他万事要做到心中有数才是,问道:
“夫人,是收完粮直接耕种吗?”
江燕自信道:“我们收完粮食,再用配方水浇灌一遍土地,养上半日就可以种了。”
“那敢情好,咱们五行上能种粮,能丰收,多亏了江家的配方啊。”
“可不是,以前我们撅屁股干,也没多少收成,还能一年种几次?听都没听说过呢。”
“粮食丰收了,江家该拿大半。”
“应该的。”
姜宏远示意大家安静,“种田前,我们就说好了,粮食是大家的,这一点是不可更改的。
私田足够我们吃了,这一批公田的粮食,我会拿出去卖掉,得了银子,给孩子们买书本,买笔墨纸砚回来。”
气氛突然静了下来,乡亲们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
二少爷处处为大家着想,孩子读书不收束脩也就罢了,连书本笔墨都为大家安排好,不让他们操一文钱的心。
孩子们有福气啊!
姜宏远继续道:“我的想法,以后孩子们读书的花费从公田里出。
孩子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希望,未来我们生活更好了,让十几岁的孩子也读书,笔墨纸砚一切花费都从公田里出了。
生活再好些,我们就聘请大儒来给孩子们讲学。”
十几岁的姑娘小子们内心雀跃,他们都快成亲的年纪了,还可以进学堂正式读书吗?
乡亲们只觉浑身充满干劲,不好意思道:
“我们这是占了江家的便宜啊,按理说,公田都该归江家才是,现在二少爷却拿出来供孩子们读书。”
“谢谢二少爷。”
姜宏远:“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孩子是我们大家庭共同的希望,大家切莫再说这样的话。
不过关于第一批粮食的去处,我仔细思考了一番,想和大家商量一下。”
姜宏远停顿片刻,面色严肃了几分,继续道:
“现在的粮食贵啊,粮食到了外面就会被疯抢,按理说是能卖高价的,也不枉大家辛苦一场。
但我们不能发国难财,战争还在继续,鞑子仍在围攻京城,一旦破城会有更多的人失去家园,流离失所。
对我们自身来说,京城是五行山的重要防线,京城安稳,我们这里就安稳,京城若是沦陷,我们这里很可能会直面鞑子。
唇亡齿寒啊,于公于私,我们都得支援京城。
所以我想把第一批粮食运往京城,让守城将士们能吃饱饭,能打胜仗。”
“应该的,我支持运送京城。”
“听二少爷的。”
“我们能吃饱了,也该让保护我们的兵卒们吃饱了。”
乡亲们很通情达理,没一个舍不得的,大家热烈响应,一致赞同。
京城也是他们的家乡,他们还想着有朝一日能回去看看,故土难离啊。
逃荒路上,大家看到了太多的惨剧,他们能吃饱了,能帮就帮些,当积德了。
姜宏远:“银子方面,足够孩子们读书了,但恐怕无法给大家发银钱了。”
乡亲们:“发什么银钱啊,给孩子们读书就够了,再说我们打铁都挣银钱了,很知足了。”
“谢谢大家。”
姜宏远感动,他们五行山的乡亲们比朝廷有良心,比皇上有良心啊。
朝廷都不舍的给京城这边调拨一粒米,他们穷苦百姓却慷慨大方,从牙缝里,从孩子们的书本里省出来几百石粮。
当然,只支援粮食显然是不够的,还得多送些武器。
“我们打铁组近日打了很多的武器,需要人组装,组装人员同样给发工钱,装一个三文钱。
银子会在运送粮食之前发放,这样各家也好买些生活用品,布匹之类的。
大家有什么需要的,我买书本笔墨时会帮着一块买回来。”
乡亲们正想说不用银钱,干些活都是应该的。
族长叔却想得通透,大家有银子挣,才能生活的更好。
于是提议道:“我们先一起收地种田,忙过了这几日后,再全力制武器,壮劳力打铁,妇人组装可好?”
“嗳,好。”
五行山全体人员,拼命劳作,种田制武器,为支援京城做着最后的准备。
姜宏远派族长叔去京城看看,那边怎样了?
希望景澈能再坚持一下,朝廷很快就会派人与鞑子和谈。
只要在谈判前京城固若金汤,就能保下京城。tj268.com
乡亲们收地种田,打铁组装,干活干得不亦乐乎。
下了学堂,孩子们围在自家爹娘身边,愉快地帮着算数。
“瓜娃子,你帮娘算算,我今日挣了多少文了?”
“一二三……,娘,你今日组装了十个了,挣了三十文了。”
“哎呦,这才一上午,我就坐着不动地方,就挣三十文了?这银子也太好挣了。”
“生子啊,你帮娘算算,娘今日挣多少文了?”
“娘,你做了九个了,是二十七文。”
“哎呦,我咋比瓜娃子娘少挣了三文呢,可不行,得快点。”
大家你追我赶,谁也不想落在后面,要不别人家都添置布匹,做新衣了,只她家不够买布的,多丢人。
乡亲们纷纷让自家孩子帮着算数,一会算一遍,听着数额的增加乐得嘴都合不拢。
以前也知道挣银钱了,但他们不会算数啊,根本弄不清每日挣了多少。
这回有个会算数的娃在身边,实时报数,听着就让人心里高兴。
“还得读书啊,读书好。”
“娃以后考不上进士,也能当个账房先生了,算数真快啊,张口就来。”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顶点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全家穿越:搬空库房囤货逃荒更新,第157章 准备支援免费阅读。https://www.tj2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