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世大明 > 第47章到底还是自家人啊
  寿宁侯府,张延龄火急火燎地冲进了张鹤龄的房间中,不料坏了他兄长的好事!

  即便荒淫如他张延龄也没想到大兄居然敢不顾礼法,白日宣淫!

  片刻后衣衫不整的张鹤龄怒气冲冲地来到大堂劈头盖脸地怒骂道:“你是脑子被狗吃了吗?大清早地冲进我房中做甚?”

  “不是啊大兄,我们兄弟俩的名字被陛下刻在了捐款的石碑上!但是我们没有捐款啊,这是怎么回事啊?”

  张延龄被骂后也顾不得反驳,急忙出言道。

  “关我们屁事,他爱刻就刻,休想从我手中拿走一两银子!”

  “要钱没有,要命也没有!”

  “老子昨晚才从胡商手中买来一个异域女子,不要再打扰老子的好事!不然腿给你打折了!”

  “你个没脑子的别一天杞人忧天,滚回你的侯府呆着去!”

  被吓得差点萎掉的张鹤龄怒骂了张延龄一番后,心中仍然不解气,于是怒气冲冲地下完逐客令,便又一头扎进了房中。

  张延龄气的跺了跺脚,一脸无奈地回到了自家侯府,选择与其兄长一样继续享乐。

  他们二人是一体的,既然他兄长不理会此事,张延龄肯定不能自作主张,于是继续过自己淫乱奢靡的小日子去了。

  与这俩奇葩兄弟不同的是,各大勋戚不再沉默,纷纷统一捐赠了三十万两善款,既不多也不少。

  之前已经捐赠了十万两善款的英国公张家和成国公朱家纷纷追加了二十万两,就连郭勋也吓得追加了十万两。

  世镇云南的黔国公沐氏托世交英国公张家代为捐赠了三十万两善款。

  即便连远在应天的魏国公徐家也托京城中的定国公徐家捐赠了三十万两善款。

  至此传至嘉靖朝的顶级勋戚五大国公府尽皆捐赠了三十万两善款,一些坐而观望的侯爵伯府也不由开始慌了。

  在暗中通了一口气后,除却少数家中无余财的侯府,大都同武定侯郭家一样捐赠了二十万两善款,并且亲眼看着石碑旁的工匠将数额敲击上去了才肯走!

  不过提起这略显奇怪的两大国公徐家,就不得不提起那位堪称当世第一名将徐达了。

  若说当年随太祖扫平天下的第一谋臣是李善长,第一先锋是常遇春,那第一大将只有徐达能承担得起这等殊荣!

  大明“开国六王”之首中山王,太祖的兵马大将军,一生征战沙场、戎马倥偬,北伐蒙元,收复河套,将偌大的蒙元帝国打得分崩离析,北遁而逃!

  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不过他的两个儿子就比较有意思了,长子徐辉祖袭魏国公爵位,靖难之役中选择忠于建文帝。

  因他率军对抗太宗,给太宗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差点导致靖难失败,以至于太宗对其恨之入骨,靖难成功后将其削爵软禁,最终忧愤而亡。

  永乐五年徐辉祖死后,太宗怜悯徐达功绩,才恢复了魏国公一系的爵位,不过之后又削了一次,反正就是各种看他们这一系不顺眼。

  朱厚对自家便宜老祖宗太宗皇帝也是腹诽不已,要说大明历代最小心眼的莫过于他了。

  而次子徐增寿因为无缘国公爵位,又不想晕晕碌碌地度过一生,便选择趁机效忠于太宗朱棣,暗中通风报信,以至于被察觉此事的的建文帝在盛怒之下将其亲手刺死!

  太宗靖难成功后因其功绩和对自己至死不渝的忠诚,追封他为定国公,世袭罔替!

  这就造成了大明的两大魏姓国公,且均是徐达嫡系后人。

  魏国公一系因被太宗记恨,即便最后勉强恢复爵位,仍然选择低调做人,世居南直隶应天,现传至第七代徐鹏举,守备南京为主,兼掌中军都督府。

  定国公一系则成为太宗的亲信世家,随太宗迁都顺天后,于帝都定居,现今第五代定国公正是前往安陆迎立朱厚的徐光祚,执掌中军都督府。

  一门两国公,且分居两京,不得不说是一奇景。

  捐赠善款已整整过去了两日,除却藩王贵胄和十大商帮的石碑上仍旧是一片空白外,武将勋戚仅只有那俩奇葩兄弟无动于衷,大部分勋贵都如朝堂重臣一样,尽皆捐赠完毕。

  所有人翘首以盼,期待着身处社会顶层的大明亲王接下来会作出怎样的反应!

  是默不作声,装作不知,无声地对抗!

  还是遣使入京,捐赠善款,选择顺从!

  山西太原,晋王府。

  大明的晋王一系可以说是命途多舛了。

  第一代晋王朱棡(音同刚)乃太祖嫡三子,为人多智但暴虐,受封晋王,为九大攘夷塞王之一,手握数十万重兵!

  建文帝即位后,屁股还没坐热的他便听信黄子澄等人的谗言,进行削蕃,导致大明二十六蕃王人人自危。

  朱厚对于这位建文帝是极其没有好感的,就是一个长于妇人之手,居于深宫高墙的政治白痴!

  与“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有的一比!

  从小身边之人皆是崇尚程朱理学的酸儒腐生,在他们的教导下学习了满口的儒家圣言,仁义道德,导致这厮养成了喜欢空谈治国的秉性!

  就是一个完全被程朱理学洗脑了的愤青读书人!

  甚至方孝孺向他建议废除州府制,恢复周王朝的井田制,这厮还认真思索了许久,召集满朝文武讨论研究,若不是有一些智商正常的大臣激烈反对,他差点就答应了。

  这是开历史的倒车啊!大家好不容易进入了封建社会,你大手一挥想要大家回到奴隶社会,你不死谁死!

  至于世人推崇的“建文新政”,不过是太祖朱元璋晚年因性情暴力无常,许多国策矫枉过正,建文帝即位后纠正了他的一些执政弊端,以至于大家从严苛残暴的太祖过渡到仁慈宽厚的建文帝,纷纷称赞他为圣明贤君。

  正是基于建文帝的盲目仁义,许多被太祖下狱的贪官污吏得以逃出生天,甚至在那个畸形的朝堂风气下,这些贪官污吏得以官运亨通,最终成长为一个个“硕鼠”、“巨贪”!

  总得说来,建文帝就是一个毫无执政能力、被儒家彻底洗脑的小白愤青,太祖四训“仁明果决”他只能算是与一条沾上了边,但是对于自己的各大亲王叔叔又狠辣无比,这样看来四条都不靠边。

  他在位的四年,坚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文臣的地位被不断拔高,人称“秀才朝廷”。

  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朱厚也是对他服气的。

  如若朱厚是太宗朱棣,他也会扯旗造反,让这样一位皇帝治理国家,朱厚担心大明国祚怕是都不能延续二百七十六年。

  敢开历史的倒轮车,那就等着被历史抛弃吧!

  于是忍无可忍的太宗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造反,奉天靖难。

  而手握重兵的的第二代晋王朱济熺是一个老实人,无脑选择出兵帮助建文帝,因此被太宗所忌。

  而其庶弟朱济熿不满无缘王位,在太宗靖难成功后,不断进谗言诋毁朱济熺,导致其被削爵,自己则成功上位。

  不过这厮毫无人性,上位后更加残暴不仁。

  更是胆大包天地作死,宣宗朱瞻基即位后,他勾结汉王朱高煦造反,成功地被宣宗朱瞻基革爵流放,客死他乡。

  直到正统四年英宗朱祁镇才恢复了他们晋王一系的爵位,现今传至第八代朱知烊。

  朱知烊此人博古通今,爱好书法,相比于权势财富等身外之物,他更喜欢独坐于书房之中临摹字帖,是整个大明皇室中有名的书法家和藏书家。

  晋王府长史乐正丘得到消息后便急忙前往书房,请示这位晋王的意见。

  朱知烊闻言默不作声,在慢慢临摹完眼前这副《淳化阁帖》后,叹了口气出声道:“厚熜这孩子我是知道的,也真是苦了他了啊!”

  “一位圣天子为充盈国库,竟然不得不用这等上不得台面的下三滥计策!”

  “是我老朱家对不起他!”

  “他如此坚决,可见国库是真的撑不下去了,那便捐赠五十万两善款吧!”

  “既然其他王府默不作声,那我晋王府先表个态!”

  “不管如何,这大明是我老朱家的!”

  虽然太宗朱棣靖难成功后,对待他们这些皇室诸王比建文帝更狠,几乎剥夺了他们手中所有的权力,仅仅让他们做一个“富家翁”!

  但是这天下有这么好治理吗?这皇帝真的有那么舒适吗?

  朱知烊是对这些权势地位丝毫不感兴趣的,相反他还感激历代帝王对自己的防备,彻底断绝了自家王府一系的野心。

  安安心心地在家喝茶看书,做一个吃喝不愁的富家翁有什么不好!

  现在这位陛下虽然看似在逼他们表态站位,更像是对他们求援。

  一代圣天子,现在要靠搜刮天下来充盈国库,实在人令人感慨万千。

  若是正躺在龙榻上假寐的朱厚知道了他的想法,朱厚肯定会给他颁发一个“老朱家第一老实人”的奖章,或许这种人才称得上是大明的文人!

  乐正丘闻言心中稍定,他知道眼前这位老实的王爷心中所想的确如此,二人互相敬重扶持多年,算得上是知己好友,他是不愿此事给晋王府带来祸患。

  他们长史都是朝廷派往各藩王府中任职的,说是辅佐,实则监视!

  但只要藩王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富家翁”,没有谋逆之心,也不妨碍二人成为知己好友,何况眼前这位王爷还是一心仰慕圣贤文章的知名大儒。

  既然得了朱知烊的首肯,乐正丘也不再迟疑,唤来一心腹干吏命其将“晋王府将捐赠善款五十万两”消息散播出去。

  太原虽然离京师不远,但押运着五十万两白银前往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此时无疑先放出消息才是最佳的决策,顺便还能响应那位圣天子,给予其他那些默不作声的王府以压力。

  河南开封,周王府。

  原本周王府是大明朝廷最坚定的支持者,因为第一代周王朱橚是太祖第五子,太宗同母胞弟。

  当太宗发动靖难之役,最倒霉的便属这位喜好诗词歌赋的周王了,因其太宗胞弟身份,被建文帝突袭逮捕下狱后流放云南,随后又被召回帝都应天禁锢。

  若是太宗靖难失败,可怜的朱老五无疑会被囚禁致死。

  即便太宗即位后也不断有居心叵测之人进献谗言,言朱橚欲谋反,小心眼的太宗也逐渐提防于他,兄弟二人再没有了当初的亲近。

  这也造成了周王一系如同魏国公一样,世代低调,不敢出现于人前,恐飞来横祸。

  现周王一系传至第八代朱睦㰂(音同沈),因其父早逝,叔伯皆阴谋夺取周王之位,屡次谋划侵害于他,造成了他软弱怯懦的性格。

  随着“勒石记功”的消息传到开封,朱睦㰂便焦急地跑到长史申屠承府上询问对策,如今他能倚靠的也仅有这位来自朝廷扶持自己上位的先生。

  申屠承看着惶惶不可终日的小周王,心中不由一软,温和地出言安慰道:“王爷不必过于忧虑,你是皇室贵胄!只要跟随陛下的脚步就行了!”

  “先生所言极是,小王必聆听先生教诲!”勉强稳住心神的朱睦㰂急忙出言道,生怕申屠承不相信他。

  这就是天潢贵胄吗?

  同是太祖子嗣,为何差别会这么大啊!

  申屠承望着眼前惶恐不安的少年,心中感慨万千。

  那位圣天子自即位后的这一系列手段无一不震动天下,足以见其非凡的胆魄和谋略!

  而自家这位小王爷生性懦弱,毫无主见,他想不明白为何差别会有如此之大!

  同样是先王早逝,同样是靠王府长史主持大局,那位圣天子当真是生而不凡吗?

  申屠承和袁宗皋是同一批进士,算是有同年之谊,二人的境遇又十分相似,却没想到这位老熟人摇身一变已经入阁拜相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申屠承这辈子都要耗费在这周王府中了,若是没有一丝不甘心那是自欺欺人,尤其当袁宗皋已经入阁拜相的情况下。

  或许这就是命吧!

  朱睦㰂眼见申屠承面有不虞之色,不由紧张地拽住了他的袖子,低声说道:“可是学生说错话惹先生生气了?”

  申屠承闻言心中感慨万千,眼前的少年虽然懦弱胆怯,却是赤子之心!

  既然没有做帝王的命,那就将他培养成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儒吧!

  这样也算是对得起他对自己的濡慕之情了。

  申屠承温和地说道:“王爷多虑了,臣是在考虑该捐赠多少善款合适?”

  “开封自古皆是富庶繁华之地,我周王府自第一代先王就蕃至今,也算是积累了可观的财富。”

  朱睦㰂眉开眼笑地回答道:“都依先生吧!王府诸事皆是先生主持,小王不了解这些。”

  “那就捐赠五十万两吧!不多也不少,是个能让陛下满意的数额。”

  申屠承温和地笑道,接着又板起了面孔,严肃地问道:“老夫今日教导王爷《中庸》所言的进学方法王爷可还记得?”https://m.tj268.com

  “学生警记于心,分别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嗯,不错!孺子可教也!”

  “可还记得……”

  袁宗皋,非是我申屠承不如你,而是这时势造就了你!

  【作者题外话】:建议入群聊天吹牛:752908991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顶点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盛世大明更新,第47章到底还是自家人啊免费阅读。https://www.tj2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