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数额一出,顿时全场沸腾,要知道现在亲王最多也就才两万石。
四个季度,每个季度三十万石,也就是一年一百二十万石。
再加上奖励的五十万石,那就是一百七十万石。
顿时,许多人的心里被这一百七十万石的数字给镇住了。
再看众人,每个人都脸色发红,面露兴奋之色。
是啊,钱谁不喜欢呢?尤其是这么多的钱!
就连原本还在谴责自己待遇减弱后,唯恐吃亏的都闭上了嘴。
虽说他们都知道最后得到最高待遇的人肯定不多。
他们都认为自己有可能拿到最好的那一级!
就连想要混吃等死的也燃起了些许斗志。
没人会和钱过不去。
眼见藩王们眼中都燃起点点星光,似是充满斗志。
“臣弟愿意为诸位藩王做个表率,今日便将麾下三万精兵献于朝廷!”
周王朱橚抢先说道。
此举立刻让在场的藩王和重视面面相觑。
紧接着,又有藩王做出表率,献出了子降额兵马。
其实众人都看出来了,今天就是朱棣、朱高煦还有姚广孝三个唱的一台戏,目的就是削藩。
朱橚是个精明的人,知道和朱棣硬刚没有好下场,于是率先做出了表率。
这一来,说不定还能给朱棣留下个好印象呢。
众人明白过来之后,纷纷效仿,顿时大殿便开始争先恐后的开始表忠心了。
朱棣看着眼前的场景,在心中忍不住为朱高炽和周明睿鼓起了掌。
一个是把握时机给出了让人无法拒绝的诱惑。
一个则完美地利用了人性,拿捏藩王心态。
“陛下,适才殿下所言虽然有些道理,但这么多的赏赐是不是太多了些?大明国库真的能承受其如此巨额的赏赐吗?”
此时,姚广孝适时的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一出,立刻就引起了所有人的思考。
是啊,奖励看起来是丰厚,但如此巨额的赏赐,大明如今真的能担负的起吗?
足足一百七十万石的赏赐,这可是个天文数字啊。
钱从哪里来?
而正当藩王们疑惑太子为何会绕过这一点时,朱棣则立马抛出了一个炸弹。
“赚钱的法子,朕正好也有。”
“不知诸位是否还记张骞出塞?”
朱棣平缓地道。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在座大多都是读书人,当然知道或听说过张骞出塞。
论起这位历史上的人物,大多数人最深的印象便是开辟了名为丝绸之路的商业之路。
可是这又与赚钱的法子有何关系?
朱棣则侃侃而谈道:“如今陆上丝绸之路走不通,朕以为咱们可以走海上丝绸之路。”
“海洋能够通向大多数国家,走水路可以便于我们将大明的商品推向其他国家!”
“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纷纷错愕。
先是一阵愣着,而后有人开始苦苦哀求。
“陛下!此法万万行不得!”
“海上凶险且路况未知,稍有不慎便会货毁人亡,损失惨重,万万不行!”
那个人声调之中满是苦楚,像是见多了惨状后的有感而发。
而提起大海,大多数大臣们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变幻莫测这四个字。
即便是朝中大臣,多数也并未了解海况,更不知海域情形。
唯有少部分来自沿海地区的大臣则面露思索,像是在考虑经商的可能。
期间,也不乏大臣劝阻道:“陛下!绝对不行!”
“若是开放海域,只怕有些反明人士便会趁机进攻以扰乱大明秩序。”
“而且海上情形十分凶险,稍有不慎,只怕航海队伍便会进入沉默大洋之中再无踪迹。”
“大明百姓用素来讲究魂归故里,若是连尸骨都寻不到,这未免太过残忍。”
大臣苦苦劝阻,想让朱棣收回前言。
朱棣神情莫测,一时无话。
不得不说,这个大臣提及的方面倒是切合实际。
大明百姓素来讲究魂归故土。
这是这片大地传承了近千百年的传统。
不论皇亲国戚,还是寻常百姓,若是死亡大多也都是土葬。
唯有少数地区坚持其他形式的墓葬。
可若死于海难,尸骨难寻,对于其家属而言无异于灾难。
这让朱棣确实不得不好好考虑。
毕竟即便是组建商队,也不可能只挑选海地区的百姓或者官员。
总要有其他籍贯的官员参与其中。
这些官员能不能接受或者承受海上贸易带来的种种风险,还不一定。
而在座大臣们见有人反驳之后朱棣并未发怒,深知有戏,便开始纷纷劝阻。
“陛下,海上经商不仅可能有外敌入侵,甚至稍有不慎还会导致损失惨重!”https://www.tj268.com
“您可别忘了,前两次经商时确确实实的受到了不小的损失,即便郑大人最后平安归来,可那些损失也是肉眼可见!”
一位大臣小声啜泣道。
这话倒是没说错。
迄今为止,大明已经组止过两次海上贸易。
只是收入并不怎么讨喜。
但胜在大明的名声已经传了出去。
总的来说还算成功,只是如果细细算下来,进行一次海上贸易,对于大明而言也是一次损失。
“陛下,您想想海上不同陆地,陆地上修一条土路便可直达。”
“可是海上逐年逐月都在变化,稍有不慎便可死无葬身之地,这等风险绝非常人能够承受。”
“即便大明如今有些家底,但也经不起海上贸易一轮又一轮的消耗。”
“更何况不论是造船还是培养水师,乃至是培养适应海域作战的军队,都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于大明而言不也是花钱,您刚刚说要削藩省下来的钱,若都继续砸到这里,岂不是本末倒置?”
杨士奇这一次反倒先行劝阻起了朱棣。
他虽然支持削藩,但是并不代表他支持海上贸易。
削藩从本质上来讲于朝廷有利、于大明有利。
但是海上贸易风险巨多且好处不大。
若是坚持,只怕会耗尽大明的家底,进而败了整个大明的未来。
出于对大明的考虑,他断然不能接受海上贸易。
其他大臣们见杨士奇都这般劝阻,纷纷表示他的话在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顶点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拿命教皇孙,朱棣泪崩了更新,第41章 成功削藩免费阅读。https://www.tj2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