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也听了不少回,朱高炽也算是学到了精髓。
“若不是你们又为何反对?”
“再严重点,你们的行为更像是用前朝的剑来斩本朝的官,这合适吗?”
朱高炽再次接连发问。
问的朝堂上更是无人敢将视线放在他身上。
不少人都在心里犯嘀咕。
“太子殿下今日这是怎么了?”
“怎么就跟吃了炮仗一样?”
一时人人自危,更是不敢插话。
唯独朱棣在此时打起了圆场。
“太子,说话总要平和一些,莫要吓坏了大臣们。”
他和蔼地说。
却让大臣们不由自主羞红了脸。
一个个平日里都以资质和年龄以及辈分压太子一头。
何曾想到自己,也有被太子反压的一天?
“朕自然知道民间有反对的声音,只是前些日子都说好的事情若是要反悔,藩王们若是闹起来,你们来替朕解决?”
朱棣压低声音质问着朝中大臣。
一想到那些藩王和皇室宗亲,没有一个大臣不觉得头疼。
特别是想要反对削藩的那群人。
“你,来说说,若是闹起来,谁来解决?”
朱棣找准时机,挑了一个大臣回答。
把那大臣吓得顿时面色苍白,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话。
他接连挑了几个人都是如此。
而这些人也都是锦衣卫回报的名单中,在外界反对声最大的几个儒生。。
“诸位爱卿不说话,那朕就当所有人都同意了!”
朱棣直接盖棺定论道。
而后,他看向太子。
“只是民间的话又不能不听,却又不能全听,太子你可有何解决办法?”
朱棣叹了口气,无奈道。
听前半句话,不少反对的大臣们刚松了口气,后半句便将他们打回原形。
如今看来朱棣横竖都是要把这些事落实下来。
他们只能看向太子。
“回父皇,儿臣认为百姓们有意见,仅仅是因为对于航海和削藩一事了解的不够透彻。”
朱高炽诚恳道。
“既然大家都已经同意并且没有反对意见,不如就让原先反对但是现在赞成的几位大臣们前去亲自为百姓们讲解。”
“诸位大人放心,朝廷会提供详尽的资料供你们参考。”
朱高炽笑着说出了一早计划好的事项。
果不其然,当真看见几位大臣顿时面容扭曲。
此时此刻,这些人反对也不是不反对,又过不了自己心中的那道坎。
可,没人敢明着反对皇帝。
“太子所言甚是,就这么办!”
朱棣直接拍板道。
以至于当朝中大臣们回神时,朱棣和朱高炽早已不见身影。
“这算什么事,我们明明是想劝陛下收回成命!”
其中一个大臣埋怨道。
如今陛下不在,他们倒是能够尽情抱怨。
可是话音刚落,一旁的同僚便立马拉着他的袖子,劝他声音小些。
“要说回去再说,莫要连累彼此。”
同僚焦急道。
众人方才想起朱棣手下还有锦衣卫。
若是抱怨的太多,只怕就会被锦衣卫听去,再报告到陛下那里,届时可就小命不保。
“既然陛下坚持航海和削藩,我劝大家也别太上纲上线,老老实实听陛下的命令吧。”
黄淮在此时突然开口道。
“陛下总不会害了大明,诸位若是反对,也总得拿出些实际证据,儒家学说总归只是一家之言,莫要惹了陛下不痛快。”
他故作高深的留下了一句话,而后潇洒的离开了朝堂。
朝中大臣们面面相觑,想不通黄淮此话是何意。
为何突然提起儒家?
而黄淮则实际上绕了一圈,找上朱棣。
“陛下,太子殿下,二位吩咐的,微臣已经照办,只是这儒家又有何问题?”
黄淮疑惑地道。
他并不打算掩饰自己的疑惑。
从昨晚朱高炽找到他,让他留上这么一句无厘头的话时,他就一直想不明白其中关窍。
朱棣则让黄淮先坐。
“爱卿,朕问你,朝中儒生可有任何惹人厌弃之处?”
朱棣很是真诚地问。
反倒把黄淮给问倒了。
他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陛下何出此言?”
黄淮越发迷茫地问。
一旁的朱高炽缓缓道:“民间之所以反对航海贸易和削藩大多都是儒家学子起哄,朝中这几位更是领头人物。”顶点小说
“经本宫查验,似乎也有不少大臣对儒家学说不屑一顾,纷纷表示厌弃,所以想来找黄大人您了解一下情况。”
“可是这些儒生做过什么?”
朱高炽极为诚恳,面色也相当认真,好似真的好奇其中缘由。
黄淮闻言沉思片刻,方才抬头道:“依微臣之见,大多都还正常,并未有任何惹人嫌弃之处。”
“只是他们的言论偶尔有些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可过于死板。”
提起这些,黄淮也不免长叹一声。
平日里和朝中大臣商议正事时,偶有意见冲突,大多数也是因为这些儒生与他们意见不合。
“虽说大家都是支持儒家学说,可是有的人的思想依旧念及旧制,并且过于泯灭人性。”
黄淮再次长叹一声。
面色更是掩盖不住的愁绪。
朱棣和朱高炽闻言,神色各异。
朝中儒生虽说都是支持儒家学说,但也各有派系,例如黄淮则和那群反对的人并非同属。
“既然黄大人都这么说,那这些儒生可否遵守自己所说的礼仪道德?”
朱高炽再次问道。
得到的却是黄淮的摇头。
“实不相瞒,这些儒生平日里最喜欢做的事便是严格要求他人,自己却不遵守。”
黄淮神情略微难看道。
若让他说,这些人简直就是儒家的耻辱、儒家的败类!
“那,爱卿,您觉得若是要打压这些人,应当怎么做?”
朱棣突然开口道。
抛出的问题更是吓了黄淮一跳。
他错愕的看着朱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陛下,就算这些人平日里所做之事格外不妥,但孔孟之道可是有着不小的基础,若是反对,只怕会引起轩然大波!”
黄淮下意识劝道。
他以为朱棣要对儒家学说动手。
更害怕朱棣日后会成为秦王嬴政之流!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顶点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拿命教皇孙,朱棣泪崩了更新,第53章 黑锅,接不接?免费阅读。https://www.tj268.com